門簾翻開,一個寺人出去稟道:“回二位主子,恭親王他們都到了,是否現在讓他們出去?”
鹹豐帝駕崩托孤於八大臣,卻又遺詔兩宮,以作管束。本是想表裡製衡。卻被兩宮用了手腕,竟聯絡六王爺奪了大權。兩宮垂簾,六王爺總領軍機。固然六王爺睿智,兩宮殷勤,但畢竟這大清的江山讓兩個婦人把持,世民氣中又如何不是紮著根刺?如果年僅五歲的載湉繼統,豈不是兩宮還要二次垂簾?
看著蒲伏鄙人的眾位大臣,慈禧心對勁足。但是不經意間瞥到慈安淺笑的嘴角,內心冇出處一驚——莫非,終究贏的,倒是她?
換好服飾的奕譞快步往前廳走去,遠遠的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小寺人。此人奕譞熟諳,是聖母皇太後身邊的,不過姓安還是姓李記不太清了。
眼睛輕瞟了一下慈安,慈安還是低眉紮眼的正襟端坐,一如平常。慈禧略一考慮,此時當然要快刀斬亂麻,立即道:“此事我和母後皇太後計議,以為醇王爺大阿哥幼年聰明,恰是人選,欲收為子嗣。”此時略一頓,心念一轉,所謂投桃報李,同時也是安六王之心,便道:“過繼之子,自是收在中宮之下。”
反應過來的奕譞趕緊號召那傳話的寺人,幾近是一起小跑的出了王府,早有肩輿等在門外。上了轎,奕譞一疊聲的催促,四個轎伕彷彿足不沾地般的飛奔而去。
國之大事,繼統為最。古往今來,都是擁立之功大如天。如果在擁立之事上站好隊,那此後有生之年,必定一帆風順,乃至蔭及子孫。而如果壓錯了寶,那丟官罷免,隻在朝夕。
“嗯。”奕譞作為父親,自不能像福晉那樣失態,但內心的心疼卻毫不會少。
至於同治天子的正牌皇後阿德魯氏為甚麼冇人提呢?這不明擺著的麼?西宮提出為‘顯天子’立嗣,東宮不說話,六王又共同,這不擺瞭然把阿德魯氏當不存在麼?隻怕當朝除了阿德魯氏的親爹,再無一人會在此時還能思及這個短折皇後。
奕譞和慈禧見了禮,早有寺人搬來錦墩,奕譞方纔坐定,慈禧俄然問道:“載湉可好?”
那拉氏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卻冇有起家相送——現在兒子是第一名的,她天然不肯分開半晌,哪怕是走到門口這一點點間隔。
“快!進宮!”
不過同治帝正宮皇後阿德魯氏本年二十一歲,卻要過繼一個十八歲的兒子,並且載澄和同治帝本就是一輩兒人,現在卻要給本身的死鬼堂兄當兒子,這如何想都覺的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