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之光續_第七十四章 馬尾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萬般無法下,小天子俄然提起了魚/雷這類大師幾近冇如何傳聞過的兵器。

跟他一樣運氣的另有被特彆關照的‘益士弼’號。在用艦炮擊沉“福勝”號和“建勝”號後,‘益士弼’號也隨即被一枚魚/雷擊中而淹冇。

天下上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魚/雷是由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於1866年景功地研製的。該魚/雷用緊縮氛圍發動機動員單螺旋槳推動,通過液壓閥把持魚/雷尾部的程度舵板節製魚/雷的飛行深度。

過後張佩綸懊悔非常,如果他的海兵艦船能夠提早獲得法軍即將開戰的動靜,早做籌辦,或許能擊沉、擊傷更多的法艦。

早在8月1日,李鴻章就致電張佩綸,給了他一個建議:“滬議無成,難保不即動兵,探確敵情,以馬尾以下水淺,兵船難進,不遽攻奪省會,若與接戰,即燒船廠,擄兵輪。我自度兵輪不敵,莫如全調他往,騰出一座空廠,彼即暫據,事定仍必原物交還,不然一經轟毀,今後海防底子埽儘,力難興複”。

當李鴻章弄明白了魚/雷的用法後他發明,這他麼就是專門為馬江如許的水域交兵量身打造的利器啊!

冇錯,不是水雷,是魚/雷。

至於魚/雷,鑒於當時的魚/雷程度實在是不值得一提,以是挑選性的疏忽了。

20日,朝廷通電各督撫並越南火線,要求各地主動備戰。同時,謝滿祿接到了總理衙門對最後通牒的最後答覆:“今貴國不肯保全和局,專以補償為詞,試問基隆之役,中國又將向誰索償耶?總之,貴國一麵構和,一麵挑釁,實出道理公法以外”。

8月16日,當天恰好是光緒天子15歲的生日,為此馬江內的十一艘中國兵艦都掛上了滿旗,恭祝吾皇萬歲。按照國際常例,停靠在馬江內的各國兵艦也扯上了滿旗,連法國兵艦也不例外。庫爾貝乃至很到位的號令法艦鳴21響禮炮向大清天子致敬,接著彆的本國兵艦也鳴響了禮炮,船政兵艦也鳴21響禮炮作為回禮,一時候馬江內禮炮聲隆隆,親善友情的氛圍達到了極致。

法國水兵現役最早進的鐵甲艦當屬庫爾貝的旗艦‘巴雅’號和其同級兩艘裝甲巡洋艦。這類代表現當代界最早進戰艦的側麵裝甲厚達254mm,足以接受210mm火炮的近間隔射擊,而清軍海軍最大口徑的火炮也獨一203mm。但獨一不幸的是,裝甲防護的重點僅在水線以上,水線以下則逐步變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