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之光續_第七十三章 炮轟基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6日下午兩時,“維拉”的80名陸戰隊本地濱門路向基隆城打擊,直逼扼守田寮港西側高地的曹誌忠堡壘。

因為法軍停靠的間隔過近,並且基隆港主炮台位於海邊高山,采取平射便能夠擊中法艦,炮戰開端不久,章高元的‘武毅軍’駐守的主炮台就開端發威。

固然港口的首要炮台被摧毀,實際基隆城區核心的山間仍然另有很多清兵工事。昨日的炮戰讓劉銘傳認識到,底子不成能和具有絕對海上上風的法軍在遠洋爭鋒,畢竟火力相差過分差異。因而號令曹誌忠所部6營清軍以及章高元部‘武毅軍’,都退守在二線的工事中嚴陣以待。

基隆港的中國守軍兩日戰役傷亡數百人,至於法軍想要占據的基隆煤礦,則在炮台失守後,經劉銘傳命令已自行炸燬采礦設備。

因為兵力實在相差差異,法軍被迫放棄攻占基隆的詭計,開端撤退。巴比埃中尉帶領40人管束住數千中國軍隊,終究法軍以陣亡2人、受傷11人的代價,離開了戰役,於當晚節節撤回兵艦上。

號令下達後,旗艦“拉加利桑尼亞”起首開動,在基隆主炮台外900米的位置停靠。以右舷朝向基隆主炮台和中間劉銘傳擴建的老炮台,左舷以及艦尾火力節製劉銘傳修建在港口右岸的2座炮台。

“維拉”號排水量2382噸,航速14.5節。1879年在法國瑟堡船廠下水,1881年才正式退役,為一等巡洋艦。15門140mm後膛艦炮遍及該艦舷側,火力配置非常驚人。

中法戰役中的初次基隆之戰告終。

看到法兵艦船就在本身的眼皮子底下,戍守炮台的士卒實在忍不住,“大人,我們乾嗎不趁洋鬼子冇有防備給他來一下?”

噸位最大的“拉加利桑尼亞”吃水較深,難以逼近基隆海岸,利士比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行動,將“拉加利桑尼亞”安插在了基隆港4座炮台的火力交彙點上,或者說安插在了一個能夠同時炮擊基隆港4座炮台的位置。

通過簡樸的算術就曉得,法艦的炮火要幾倍於戍守的清軍,再昂揚的士氣,也冇法隔著幾百米毀滅仇敵。

李鴻章看到奏報後腦筋倒也復甦,在報捷奏摺上批了一句註腳:“基隆我軍小勝”。一樣,載恬在看了劉銘傳的摺子也說了一句:“死無對證,如何查實?”可惜,亢奮的人群已經無人能聽出來這句加在“基隆大捷”之前的定語了。

“拉加利桑尼亞”起首桅杆被守軍步槍槍彈打中,繼而2顆炮彈擊中了舷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