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_第78章 論南北形勢(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僅守淮南叫甚麼守淮?

然推清談之始,原非止說玄理,亦有言國事者!

“荊州製建康之上流,襄陽製荊州之上流。故武侯隆中之對,甚重荊襄!向北則連漢水、淯水以爭情勢。關羽自襄陽攻樊城,曹操失措,以襄陽之地,北接宛洛,可自此以潰中原腹心,雖魏武之善用兵,亦有不能抗者......”

苻堅雄師,投鞭斷流,其勢如泰山壓頂,然終不能飲馬長江,以晉能保淮水也。

南朝一代不如一代,劉宋失淮北、淮西,南齊不如劉宋,必定不能收回失地,如果還能守淮,那就意味著......

柳憕、顏幼成、謝星涵、庾黔婁儘皆呆住!

若要守淮,先當取此二城,覺得固淮之底子!”

“那長輩就大膽小言了。其二,守江必固荊襄。

宋失懸瓠,淮西九郡俱陷!失彭城,淮北四州儘失!

柳憕雖討厭王揚,卻也想曉得以南抗北的彆的兩個要點是甚麼,但他可不肯意出言相請,見王揚推委不說,心中越產生厭。

南齊時還能保住淮水?!

可題目在於王揚於六朝當中,最不熟諳的便是南齊汗青。乃至於誤覺得當時已丟了淮河。

柳憕見一向淡然的庾易,也表示對王揚結論的興趣,神采更沉。

“山東、荊襄,猶江南兩翼!據山東可固淮泗上遊,據荊襄可固長江上遊。兩翼張,則江南之勢張!比方徐達北伐——”

“桓溫嘗雲:‘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自王衍尚浮虛,江山淪喪,五胡亂華,清談誤國之論,不斷於耳。

謝星涵便是如此。

此玉一出,顏幼成便叫道:“好玉!真是好玉啊!”

中|國局勢,東漢之前在東西,東漢今後在南北。

在庾易看來,比擬於王揚高屋建瓴的結論,這點弊端可謂白璧微瑕。

王揚一時講錯,竟把元明之際的例子都舉了出來,頓時改口道:

顏幼成也樂了,王揚在貳心中越來越高大的形象開端敏捷崩塌。

不過他倒是有些獵奇,一個連這類知識都冇有的人,是如何能有如此識見的?

東吳出兵,屢攻合肥,以其連通長江淮水,而為江淮間衝要。

庾易解下腰間的青色玉佩,向王揚出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