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_第101章 譜牒學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故而不管謝星涵還是柳憕,都隻能算作“華腴”,而非“膏粱”。

然後一群侍女開端安排桌案胡床,下設錦席縟緞,敏捷而有序地將一碟碟精美的菜肴呈上。

三世內有為三公者乃可稱“膏粱”!

——————————

連郡府清算士族戶籍檔案時都請他做過校參!

這兩大學派都是一等一的大貴族,站在保護士族職位和自我標榜的態度,天然熱中研討譜學,可這戴誌高倒是小白人一個,和士族完整搭不上邊。說寒族都有些勉強。家中最多算是本地的一個大姓,略有些資財。

注:關於“膏粱”和“華腴”的定義出自《新唐書·柳衝傳》:“郡姓者,以中|國士人差第閥閱為之。製: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華腴’。”

工夫不負故意人,三年後他終究考據出,他們家是譙郡戴氏的遠親!

所謂譜牒,是指記錄家屬世係的文獻,包含家譜、族譜、簿狀、傳記等質料。

此人姓戴名誌高,客籍山陰,是研討譜牒學的學者,在荊州城中小馳名譽。

何謂華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