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鬼故事_第37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奇遇手記篇 (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的朋友方劑雲傳聞後,笑道:“做鬼害人,也得看風使舵。像這個蓬頭鬼,不就是人們所說的‘莽撞鬼’嗎?”

出處:《子不語》

介侍郎有族兄某,刁悍,憎人言鬼神事。每所居,喜擇其素號不祥者而居之。過山東一旅店,人言西廂有怪,介大喜,開戶直入。坐至二鼓,瓦墜於梁。介罵曰:“若鬼耶,須擇吾屋上所無者而擲焉,吾方畏汝。”果墜一磨石。介又罵曰:“若厲鬼耶,須能碎吾之幾,吾方畏汝。”則墜一巨石,碎幾之半。介大怒,罵曰:“鬼狗奴!敢碎吾之首,吾方服汝!”起立擲冠於地,舉頭而待。自此,寂然無聲,怪亦永斷矣。

瀏覽環境:愁悶時

大話歪批

下井到大抵五丈深時,四周竟然從烏黑一片又變得敞亮起來,彷彿有光輝的陽光,他們見到的城鎮、村落,都和陽間的一樣。這裡的人身材矮小,太陽照著,地下卻冇有影子,且能在半空中飛來飛去,還說:“住在這裡的人,都不曉得有空中呢。”他們見到縣令,都拜倒見禮說:“你是陽間的官員,為甚麼到這裡來呢?”縣令說:“我來這裡是為了百姓請願,但願免除每年的陰司賦稅。”這些鬼都不住地獎飾他是好官,並把手放在額上恭敬地說:“這件事情得和包閻王籌議一下。”縣令問:“包公在甚麼處所?”眾鬼說:“在大殿上。”他們帶著縣令二人來到一處宮殿。上麵端坐一個戴著官帽的人,年約七十多歲,麵貌嚴肅。群鬼高呼說:“有一名縣令來了。”包閻王走下台階來驅逐他,請縣令坐到上座,說:“陰陽相隔,你是為甚麼來這裡呢?”縣令起家拱動手說:“酆都水旱比年,公眾非常困苦,朝廷的國稅,已經是極重的承擔了,如何能再為陰司交納絲綢、串錢,而再當耕戶呢?我冒死來到這裡,為百姓討情。”

關公說:“如果是如許,那就是一個賢德的縣令,我想見一見他。”縣令和李詵從速出來拜見。關公讓二人坐下,態度馴良,問了很多人間的事情,就是不提陽間的事情。

四川豐都縣,老百姓都傳說是人鬼交界處。縣裡有一口深井,人們每年都燒紙錢、絲綢、錢串等東西,差未幾要費錢三千,這叫做“納陰司賦稅”。假定嫌貴不繳或者少繳的話,全縣必定會呈現瘟疫。

第二天,張望齡籌辦了豐厚的酒食,到地盤廟裡祭拜。當晚,他夢見顧某前來稱謝說:“人得一飽,可頂三天;鬼得一飽,可頂一年。明天承蒙你的恩德,讓我得以捱到陽間官吏考查之時,但願此次能夠因為廉潔優勝而被保舉。”張望齡感到獵奇,問:“像你如許的清官,為甚麼不能升為城隍神?”顧某一臉無法:“曉得應酬的,纔有機遇破格升官;像我這類不善寒暄的清官,隻好漸漸等候下級的考查和保舉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