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恭親王接了摺子又說道:“臣等擬議,垂簾是非常之時的非常之舉,應當有一道上諭,詔告天下,申明兩宮太後俯允垂簾的本意。”
“對啊!”慈安太後接著他的話說,“這原是萬不得已的行動。隻等天子成了年,天然要歸政的。”
兩宮把垂簾大典定到了十一月月朔,是個入冬以來可貴的好氣候,人逢喪事精力爽,個個精力抖擻,浴著朝陽,由東華門進宮。
慈禧非常機靈,從速也說道:“我也是這個意義。天子年紀太小,我們姊妹倆不能不問事,但也幸虧表裡臣工,同心合力,纔有明天這麼個安靜的局麵。
安德海把雙膝一跪,說道:“打明天起,主子在養心殿的時候多,主子求主子把主子調到養心殿來,好服侍主子。”
“不求主子賞彆的。”
兩宮太後接管了朝賀,還是措置政務,改在東暖閣召見議政王及軍機大臣。安插已有變動,禦案坐東朝西安排,兩宮太後,慈安在南,慈禧在北,案前置八扇能夠摺疊的明黃紗屏,小天子仍舊坐在前麵。
正中設一張丈餘長的紅木禦案,繫上明黃緞子,“六同合春”暗花的桌圍。禦案前麵,一東一西兩個禦座,禦案前麵懸一幅方眼黃紗,作為垂簾的意義。簾前正中是小天子的禦榻,鋪著嶄新的黃緞皮褥子。
等兩宮太後和天子升上寶座,鴻臚寺的讚禮官,朗聲唱禮,自殿內到丹墀,大小官員,三跪九叩,起成分班退出。籌辦了多日的大典,就這一下,便算完成。
安德海笑嘻嘻地把黃匣放在炕幾上,翻開一看,內裡是十幾通黃麵紅裡,恭賀兩宮聽政的摺子。
保舉《民國武林秘聞錄》《活在流水線上的芳華》
這話是有所指的,載垣、端華、肅順和杜翰他們,疇昔為了要斷絕恭親王與兩宮太後,曾一再揚言,說年青叔嫂,懷疑不能不避,而此後恭親王伶仃進見兩宮的機遇甚多。
慈禧太後最重恩仇,想到本日的一番風景,天然是恭親王的旋乾轉坤之功,其次是曹毓瑛的從中調停策劃,以是把他們兩人大大地讚美了一番。
“全有。母後皇太後一份、皇上一份。”
安德海答道:“主子的這一份,在內奏事處讓我瞧見了,我給先拿了來,跟主子叩喜討賞。”
現在隻盼望天子好好讀書,過個七八年,能夠擔負得起大事,我們姊妹倆纔算是對列祖列宗、天下臣民有了個交代。當時我們姊妹倆可要過幾天安逸日子了。你們就照這番意義,寫旨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