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地晉人流民數千戶,久為胡人侵淩所苦。將軍拔彼即是水深熾熱當中,授以田畝,使之安身立命,漢兒之願至此已足。但是胡兒又當如何?代地懸於域外、不聞德音數十年。諸胡皆如猛獸群狼,唯知以力圖競,並無忠君之念。將軍以酷刑厚賞差遣之,但是旬月以來大小數十戰,胡兒之力竭矣。徒以動輒誅殺之科罰,豈能悠長賽過民氣?以代地資財之貧匱,更不能始終厚賞予人也。”
“恰是!”邵續撫髯稱是,隨即詳細解釋道:“代地胡族,有烏桓、雜胡與鮮卑。鮮卑人數量既少,且外有拓跋、段部的影響,內受那慕容龍城的號令,故而不成以腹心視之,臨時非論。烏桓本出於東胡,匈奴強大時滅其國,餘眾退保烏桓山,遂有其名。霍嫖姚擊破匈奴左地後,徙烏桓於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窺伺匈奴動靜。王莽時,東域將嚴尤領烏桓兵屯代郡,種落隨之遷至代郡,持續至今。烏桓與匈奴相互攻殺數百年,曾發掘匈奴單於塚墓,兩族之間的仇恨極深。匈奴漢國起兵以來,北地強族多有投奔者,唯獨烏桓貴酋鮮有為之效力。另一方麵,因為東部鮮卑近年來擴大敏捷,代郡的烏桓部落近年來也深受困擾。以是,如難樓、蘇仆等酋長無不將朝廷在代郡的安身視為保障,而詭計同時與朝廷、鮮卑對抗的烏延為世人所棄,旋即身故族滅。”
“三者,代地雜胡部落為數極多,稀有百落為一族者,稀有十落為一族者;當因其離散,各置君長,無使其互有統屬,且以貴爵之稱驕惰渠帥之心。”代地胡族強大,卻被陸遙旬月間一一擊破,其啟事便是彼等內部四分五裂。陸遙擔負代郡太守今後,不但不能竄改這一環境,並且還要加以承認,持續分化。將大部落分裂成小部落,將小部落分彆為零散部落。在減少胡族酋長的權益的同時,則以高官顯爵賂之,使之心對勁足。
陸遙翻閱條陳,幾次點頭。
“烏桓、雜胡,雖係胡種,卻權勢弱弱難以自主,情願仰賴中朝。將軍若能安撫這兩族之民,使他們經心極力為朝廷效力的話,必將是兩支得力的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