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大清Ⅰ_第2章 不是塵世富貴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飛絮飛花那邊是?層冰積雪培植。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蕉萃也相乾。最是繁絲搖掉隊,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連續數日,餬口的主旋律不過吃和睡,偶爾也被兩個貼身丫環桃兒,杏兒扶出去曬太陽,我幾近不開口,隻是把耳朵調劑到了最活絡狀況,跟領受天線似的,悄悄淘八卦,攢資訊,然後再闡發推理一番,工夫不負故意人,現在我根基上搞清楚本身是誰了。董鄂.菀葶,生於康熙二十七年,剛滿12歲,父,董鄂.七十,正白旗人,目前外放喀爾喀任正三品批示使;母,納蘭.敏慧,是曾名噪一時,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的女兒,清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mm,可惜天妒紅顏,已於客歲染疾去世。菀葶是納蘭.敏慧膝下獨一的孩子,且幼女隨軍在外有諸多不便,因而便被外祖母覺羅老太君接回明珠府中悉心扶養。菀葶生性嫻雅,最愛侍弄花草,一日風雨高文,菀葶擔憂蘭草便跑出屋外檢察,不料一個炸雷轟然落地,菀葶一驚,腳下一滑,腦袋恰好撞在了花壇角上,當時便人事不醒。唉,我悄悄歎了一口氣,看來‘借屍還魂’這回事,還得講究個天時天時人和。不知菀葶真正的靈魂去了那裡,而我留在當代的軀體又是何狀況?但願彆成了甚麼“中醫學院某妙齡女生因不堪餬口壓力而紮針他殺”之類的言論核心就好。不曉得爸爸媽媽現在如何樣了,女兒不孝讓您們白髮人送黑髮人……思及此處幾乎掉下淚來,忙把思路轉移到彆處去。

“對我而言,如許的固執反倒是擺脫。”她眉似春柳,若遠山,隻是顰尖多少恨,西風吹不散?“菀葶,自你病後,有多久冇碰琴了,可願撫一曲?”

早晨躺在床上,想起外祖母叮囑的事兒,不覺有點憂愁,本來再過一個多月,宮中要給年幼的格格阿哥們選伴讀,就在都城裡春秋相仿的三品以上官宦後輩當選,我的名字也在此中,傳聞那日先得由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徐乾學出題考覈第一輪,然後再由太後以及宮中有職位的嬪妃們口試,搞得跟當代找事情似的,冇勁。看外祖母的意義,彷彿對我這個昔日的小才女很有信心,倘若讓她白叟家曉得此菀葶非彼菀葶,不知會不會暈倒。可惜我是汗青的知情者,康熙朝中晚期的的九子奪嫡,掀起了多少血雨腥風,潛認識裡天然但願本身躲得越遠越好,畢竟在這個期間,我更像是過客而不是歸人。就說我在這裡有所謂血緣乾係的人們,大阿哥胤禔是明珠胞妹惠妃娘娘之子,倒是將來九子奪嫡中最早被畢生圈禁的阿哥;二孃舅揆敘,固然官至都察院左都禦史(正二品),掌翰林院事,但因插手‘八爺黨’,墮入黨爭,固然在雍正天子下台前便過世了,但還是被睚眥必報的雍正命令磨去本來墓碑上的筆墨,重新雕刻上‘不忠不孝柔姦凶險揆敘之墓’,‘以正其罪,明示永久,使朕得以雪數十年積恨’。政治真是一個可駭可鄙可歎的東西,何況皇宮還是這個旋風的中間呢,我甩甩頭,回絕再思慮這個題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