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_第41章 渭水文王聘子牙(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宜生在旁曰:“先生不必過謙。吾君臣沐浴虔誠,特申微忱,用心禮聘。今天下紛繁,定而又亂。當明天子,遠賢近佞,荒淫酒色,殘虐生民,諸侯事情,民不聊生。吾主日夜思惟,不安床笫。久慕先生大德,側隱溪岩,特具小聘,先生不棄,供佐明時,吾王幸甚,生民幸甚。先生何必隱胸中之奇謀,忍生民之塗炭;何不一展緒餘,哀此煢獨,出水火而置之昇平。此先生覆載之德,不世之仁也。”宜生將聘禮擺開。子牙看了,速命童兒收訖。宜生將鸞輿推過,請子牙登輿。子牙跪而告曰:“老臣荷蒙洪恩,以禮相聘,尚已感激非淺,怎敢乘坐鸞輿,越名僭分。這個決然不敢!”文王曰:“孤預先相設,特迓先生,必定乘坐,不負素心。”子牙再三不敢,推阻數次,決不敢坐。宜生見子牙堅意不從,乃對文王曰:“賢人既不乘輿,望主公從賢者之請。可將大王清閒馬請乘。主公乘輿。”王曰:“如果如此,有失孤數日之虔誠也。”相互又謙讓數番,文王方乘輿,子牙乘馬。歡聲載道,士馬軒昂。時價喜吉之辰,子牙時來,年近八十。有詩歎曰:

渭水溪頭一釣竿,鬢霜皎皎兩雲皤。

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治世有隆汙。龍興雲出虎生風,世人慢惜尋賢路。君不見耕莘野夫,心樂堯舜與犁鋤。不遇成湯三使聘,度量經綸學左徒。又不見一傅岩子,簫簫蓑笠甘寒楚。當年不入高宗夢,霖雨畢生藏版土。古來賢達辱而榮,豈特吾人終水滸。且橫牧笛歌清晝,慢叱犁牛耕白雲。貴爵繁華斜暉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文王從散宜生之言,齋宿三日。至第四日,沐浴整衣,極其精誠。文王端坐鸞輿,打抬聘禮。文王列舉軍馬成行,前去磻溪,來迎子牙。封武吉為武德將軍。笙簧滿道,竟出西岐。不知轟動多少群眾,扶老攜幼,來看迎賢。但見:

文王同文武頓時聽得歌聲甚是奇特,內裡必有大賢。命辛甲:“請賢者相見。”辛甲領命,拍馬前來,見一夥樵人,言曰:“你們內裡可有賢者?請出來與吾大王相見。”世人放下擔兒,俱言:“內裡並無賢者。”不一時文王馬至。辛甲答覆曰:“內無賢士。”文王曰:“歌韻清奇,內裡豈無賢士?”中有一人曰:“此歌非吾所作。前邊十裡,地名磻溪,此中有一老叟,朝暮垂竿。小民等打柴返來,磻溪少歇,朝夕聽唱此歌,世人聽得熟了,故此隨口唱出。不知大王駕臨,有失躲避,乃子民之罪也。”王曰:“既無賢士,爾等暫退。”眾皆去了。文王在頓時儘管思念。又行了一起,與文武把盞,興不能儘。春光明麗,花柳芳妍,紅綠交集,妝點秋色。 正行之間,隻見一人挑著一擔柴唱歌而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