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_第177章 周武王鹿台散財(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須知世運逢真主,卻笑貪淫有阿癡。

熙熙皥皥腐敗世,萬姓歌頌慶未央。

壇上香風繞聖王,軍民嵩祝舞霓裳。

又傷炮烙之刑,作詩以紀之,詩曰:

話說武王來至摘星樓,見餘火尚存,煙焰未絕,燒得七狼八狽,也有無辜宮人遭在此劫,另不足骸未儘,臭穢難聞。武王更覺心中不忍,忙叮嚀軍士:“快將這些遺骸撿出去安葬,無令透露。”因謂子牙曰:“但不知紂王骸骨焚於何所?當另為撿出,以禮安葬,不成使透露於六合;你我為人臣者,此心何安!”子牙曰:“紂王無道,人神共憤,本日自焚,實以是報之也。今大王以禮葬之,誠大王之仁耳。”子牙叮嚀軍士:“檢點遺骸,毋使稠濁;須尋紂王骸骨,具衣衾棺槨,以天子之禮葬之。”先人有詩歎成湯王業如此而儘:

承平本日定,袵席樂天和。

六百年來民風薄,誰知慘惡喪疆場!

成湯祝網德聲揚,放桀南巢正綱領。

遺魂常傍黃金柱,樓下燃燒孽報牽。

本日還歸民社去,向來天意豈容私。

話說子牙令軍士尋紂王遺骸,以禮安葬,不表。

江山還是承柴望,社稷重新樂裸將。

話說眾諸侯在九間殿,見武王固遜,俱紛然辯論不一,子牙乃止之,對武王曰:“紂王禍亂天下,大王率諸侯明正其罪,天下無不悅服,大王禮當正位,號令天下。穇當日鳳鳴岐山,吉祥現於周地,此上天垂應之兆,豈是偶爾!今天下民氣悅而歸周,恰是天人呼應,時不成失。大王本日固辭,恐諸侯心冷,各散返國,渙無所統,各據其地,日生禍亂,甚非大王吊伐之意。深失民望,非以是愛之,實以是害之也。願大王詳察!”武王曰:“世人固是美愛,然孤之德薄,不敷以勝此任,恐遺先王之羞耳。”東伯侯薑文煥曰:“大王不必辭遜,元帥自有主意。”乃對子牙曰:“請元帥速行,不得遲滯,恐民氣閉幕。”子牙倉猝傳令:“命畫圖樣造台,作祝文昭告六合社稷,俟後有大賢,大王再讓位未遲。”眾諸侯已知子牙之意,隨聲應諾。旁有周公旦自去造台。先人有詩誦之,詩曰:

子牙一計成王業,導致諸侯拜聖君。

岐山鳴鳳纏禎瑞,殿陛賡歌進壽杯。

武王受了冊、寶,即天子位,麵南垂拱端坐。樂奏三番,眾諸侯出笏,山呼“萬歲”。拜賀畢,武王傳旨,大赦天下。世人簇擁武王下壇,來至殿廷,重新拜賀畢,武王傳旨,命擺九龍飾席,大宴八百諸侯,君臣共樂。世人酒過數巡,俱各歡樂。百官覺已深沉,各辭闕謝恩而散。先人讀史,見武王一軍裝而有天下,君臣和樂,作詩以詠之,詩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