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說了,這不是畫師,而是進士的手筆。乃是範進範大老爺的巧手丹青。太後一聽就說了,單有這份丹青妙手,就應重用。國朝以孝治天下,太後有旨,天家哪敢不聽?立即就說了,必須加封!但是範大老爺已經到了南邊了,再調回京過分不便,恰好上元缺縣令,先就放了缺,但是想想也曉得,這麼個遮奢人物,如何能夠真的任個縣令?不過就是在這裡混上三兩年,便要升轉大用了。”
“範老爺真是太客氣了,大師這麼熟的朋友,您還來這套,這讓奴婢可如何是好啊。您這回授上元縣,就是走個過場,用不了幾年,一準是飛黃騰達紫袍金帶,這可不是奴婢胡說,您可知為何是奴婢來傳聖旨?跟您透個底吧,這回您的官職是江陵相公保的,但是這鬥牛服另有勳階但是慈聖欽點犒賞的,就連這聖旨也是太後的意義,明發聖諭不經吏部。就是為了詔告天下,讓人曉得範老爺簡在帝心,非平凡人可比。可著天下的處所官多了,能有這恩情的就冇幾個。太後心中記取您的名字,您這出息還能錯得了?他日入京辦差,奴婢這裡還得仰仗著您老多照顧呢。”
前來傳旨的不是官員,而是幾個寺人,為首的寺人與範進有一麵之識,是馮保的親信張大受。看他臉上神采,就知不是甚麼好事。比及宣讀內容時,更確認了這一點。
“還能如何辦?折騰就是了。鬥來鬥去,也是花家人內鬥,於我們冇喪失。各房一起不滿,她就算想要安定內鬨也不輕易。等安定完,也就冇甚麼力量和我鬥了。就算寄父不做縣官,漸漸和她鬥,也還是搞得她雞飛狗跳,最後這個家還是會分。這一局是死局,她接不接,都是這個了局。這便是民氣,寄父的學問不敷覺得人師,但是說到依民氣定計設謀,還是能夠的。”
是以在張大受與範進說話的當口,李蔡已及花家的幾位族老,彆離將隨行寺人請到各房間內,將大把的銀子遞疇昔打問動靜。得了銀兩的寺人也就好說話,臉上固然還是保持著高高在上的神情模樣,但是也翻開了話匣子,論述著啟事:
這是一道冊封聖旨,授予新科進士範進上元知縣,賜奉直大夫、協正庶尹,準以從五品體統行事,另賜鬥牛服一件,綵緞八匹。
此時的大明權威還在,鄉紳對於天子還是有著些許畏敬,聽到聖旨兩字,即便與己無關,內心也莫名的嚴峻。除了賈氏在那坐著不動,嘴裡嘟囔著野種賤人之類的言語以外,連花繼胤在內都坐不住,一窩蜂地跑到門首去籌辦香案驅逐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