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鼎1617_第二十七章 兩白帶來的又一白(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守漢表示莫金將霍堅扶起,“你叫霍堅?表字如何稱呼?”

“東翁,可知夏季一場風災,涉及範圍?”

表示讓幾位誠惶誠恐的管事前走,守漢轉過甚來,“仲強兄,可有興趣隨某家一遊?”

“我要把精鹽和沙糖這兩白,換成一白!也就是各位麵前的銀子!”

“不想家中幾畝薄田又遭遇颶風,無法之下,隻得渡海而來,托庇東翁門下餬口,奉侍家中老母。”霍堅固然是在守漢部下餬口,但倒是還是一副讀書人的風骨,不卑不亢,乃至略有一點倨傲,這令守漢大有好感。

一個年青的管事,嘴唇不斷地翕動,彷彿在冷靜的計算著甚麼,俄然,他臉上神采必然,牙齒咬住了薄薄的嘴唇,彷彿是下了甚麼決計,快步走到行列中心,噗通一聲,跪倒在守漢麵前。

幾輛牛車滿載著甘蔗渣向著四周的釀酒作坊緩緩行去,在牛鈴聲中,守漢一行人安步以當車一樣緩緩的向著守備府方向走去,人群中,幾個管事鎮靜的群情著應當如何將收買的稻穀運往各處換回榨坊急需的甘蔗。但是人群當中,也有例外。

“門生願隨驥尾。”

“大人,此人是新來不久的一個讀書人,未免有些固執,萬望諒解則個。”

守漢聽來,此人也是小我物,他這便是要我操縱夏季風災,形成四周地區糧食減產的機遇大肆收買甘蔗。但是,該如何收買,收買多少合適,卻要好生存算一下。

進了臘月,守漢治下的鴻基港分外繁忙起來,大大小小的海船滿載著稻米,分頭向著欽州廉州、雷州半島、瓊州府、以及更加悠遠的琉球解纜,前去買賣甘蔗和粗糖。

19世紀蒸汽榨糖廠出來之前,機器製糖廠普通年產量是白糖100包,遵循現在的國際標準1包是100公斤。產100公斤糖的話,起碼需求1噸甘蔗纔夠,而甘蔗(糖蔗)的畝產卻並不太高。廣西的桂糖11號糖蔗的均勻畝產也不過5.8噸擺佈,這個期間的畝產估計也就一半多一點,撐死不過3噸。如果要達到一個榨季出產一萬公斤,也就是十噸白糖的標準的話,起碼需求100噸甘蔗,也就是起碼三四百畝全數產量,本身還要承擔運輸。

“稟大人,此物,”熬糖徒弟指了指茅舍內的榨轆,“快速便是快速,不過,小人粗粗的預算了一下,以諸位大人從琉球帶回的甘蔗,加上我們空中上所出產的,也是勉強能夠支撐月餘的耗損。若果大人意下要將榨坊開下去,怕是我們現有的甘蔗不敷以支撐一個榨季。大人破鈔巨資打造的這座榨坊,怕是要數年才氣收回本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