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佑聞言,掀了掀眼皮,道:“那日晉王世子竟在侯府?倒未聽澹台明提起過……”崔佑本想問問為何姚羲和與晉王世子有了來往,可話到了嘴邊又吞了歸去,隻道:“罷了,晉王世子你就當冇見過吧,我等惹不起他如許的費事。”
崔佑不耐煩地揮開了德姨,咳嗽了一聲,道:“行了,本官都曉得了,你且退下吧。”
崔佑又翻起了名冊,道:“我倒是還想起小我,就是昨日來府衙指證寶瑞軒的阿誰墨客,他說靠了嬸孃的乾係才謀到個差事。他嬸孃是誰來著?”
崔佑捶了捶腰板,道:“另有幾個冇見?”
崔佑在泰和堂中坐定,一邊喝動手邊的一盞大洱茶,一邊翻閱著侯府仆人的名冊。他捏指彈了彈紙張,問道:“庫房被燒那日,留在府上的人,名字都在這兒了?”
“不是老婦我多嘴,實在是孫二爺不講事理。老婦是因晚膳少吃了兩個饅頭,子時的時候餓醒了,纔去廚房籌算熬些粥來喝。孫二爺倒好,趁我在院子揀米的工夫,就將廚房裡的一整缸火油給搬走了。冇了火油,老婦再要生火該多費事!以是就一起跟著他,籌算同他實際實際,讓他把火油給還返來。誰曉得纔跟了冇多久,彆人就不見了,也不曉得是跳去了哪處的牆角。”
還不等世人覺出非常來,欽差大臣崔佑竟帶了多量府衙差役和他自京中帶來的禁衛軍,浩浩大蕩地自衙門往嘉瀾江乾的高裕侯府去了。
十一月二十一,梁州城的風變作了淒苦的雨。
連著多日的雨雪大風,卻未能止住梁州城男女長幼上街的興趣。主街上的酒館茶館比起昔日風和日麗時,還要熱烈上一些。不等天亮,唱戲的梨園班子就倉促忙忙地趕上了場子,前後幾家老牌酒家裡也都早早生了地暖,等著客人前來喝早茶。恰是這暖融融的處所,吸引了很多前來消磨光陰的大族後輩,另有些家中生不起炭爐取暖的寒酸秀才,也乾脆花上個一二文的銅板叫上壺粗陋些的釅茶,找個角落讀上一整日的書,還能烤一烤地暖。
崔佑點頭,心道成心機,侯府裡的老仆人裡竟出了不止一個胳膊肘向外拐的,看來這姚羲和也不如何得民氣。
崔佑看了他一眼,道:“此人又是甚麼來頭?怎地不鄙大家的名冊中?”
說來,這窮酸秀纔到茶社烤地暖的主張,還是小梁侯李希夷偶然中提起的。暮年梁州城裡來過一批縉川的氏族後輩,仗著家學淵源,對梁州重商輕文一事非常不屑,更在茶社中數落過一些個徒有萬貫家財卻隻會附庸風雅的商家子,最後鬨得差點去了官府。厥後小梁侯李希夷出麵停歇了此事,回過甚來便提了這一茬,說是若當日茶社裡能有幾個真才實學的文人秀才幫一幫腔,也不至於讓梁州後輩掃了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