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經》——《老子品德經》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覺得道。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三章
不自矜,故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致虛極,守靜篤。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儽儽兮,若無所歸。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五章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七章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下無道,兵馬生於郊。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侯王得一覺得天下貞。
賢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出世入死。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道隱知名。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故建言有之:
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常使民無知無慾。
上德若穀﹔
公乃全,全乃天,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希言天然。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