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知常容,容乃公,
虛其心,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昔之得一者: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大道泛兮,其可擺佈。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曠兮其若穀﹔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視之不見,名曰夷﹔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上德若穀﹔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混兮其若濁﹔
我獨泊兮,其未兆﹔
建德若偷﹔
執大象,天下往。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實其腹,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不自見,故明﹔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悠兮其貴言。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太上,不知有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大音希聲﹔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儼兮其若容﹔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