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故能成其私。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道常知名。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豫兮若冬涉川﹔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何謂貴大患若身。
無執,故無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渙兮若冰之將釋﹔
強其骨。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實其腹,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為有為,則無不治。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飂兮若無止。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是謂襲明。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