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修真世界_第280章 何謂金丹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陳摶的內丹實際,以道為主,兼融儒、釋,構成一套體係的實際體係,在玄門中起著承前啟後的感化,為宋元內丹派的構成奠定了根本。他將易學卦理融人玄門煉丹術中,用以解釋內丹修煉過程中的奧妙竄改,以活潑形象的《無極圖》勾畫出內煉的全過程及其順逆陰陽、五行和人體竅穴等方麵的聯絡。陳摶的《無極圖》有縱列的五個圓圈,表示內丹修煉的全過程。朱彝尊《經義考》說該圖“為四位五行:此中由下而一l,月朔目:玄牝之門;次二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次三日:五行定位,五氣朝元;次四日:陰陽共同,取坎填離;最一l日:煉神還虛,複歸無極。”玄門中稱此為長生之法門。這本來是逆煉歸元內丹實際的一幅圖解,從“冥心太無”人手,待靜而動順次漸進,複歸於無極。這類“順則成人,逆則成仙”的根基道理,始終貫穿於內丹修煉的全過程。

翻開他的文集,能夠說不但道家的學說思惟,並且道家人物、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也俯拾可得。少年時有“名聲實無窮,繁華亦暫熱”(《屈原塔》)對於名聲繁華的思慮、有“日月何促促,塵凡苦局束”(《仙都山鹿》)對於生命社會的慨歎。老年時有“吾生本無待,俯仰了此世……下觀生物息,相吹等蚊蚋”對萬物的洞察,有“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來”(《和陶讀〈山海經並引〉十三》)對歸路於道家的訴說。對道家名詞、人物、道場的應用就更多了,《王頤赴建州錢監求侍及草書》一詩中“打發勸學不死訣,自言親受方瞳翁……河車挽水灌腦黑,丹砂伏火入頰紅,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錫與銅。”援引了方瞳翁這小我物、“河東”、“挽水”、“灌腦”、“丹砂”這些道家名詞,“勾漏”這個道家的三十六洞天;道家人物還如“列子禦風殊不惡,猶被莊生譏數數”(《張安道樂全堂》)中的列子、莊子;“東坡之師抱撲老,道華亦嘗啖一棗”《遊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