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西二百裡,曰龍首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鐵。苕水出焉,東海流注於涇水,此中多美玉。
又北二百裡,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熏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棠水。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能夠禦百毒。
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實在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北七十裡,曰中山,其上多楮柞,其下多杻囗,其陽多金玉。區水出焉,而江流注於河。
西北三百裡,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於泑水,無草木,多青雄黃。
……
又西百八十裡,曰黃山,無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此中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其狀曰上敏下牛。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穀。有神焉,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而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
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裡。其十神者,皆人麵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麵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為席。其十輩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雞,鈐而不糈:毛采。
又北二百裡,曰潘侯之山,其上多鬆柏,其下多榛楛,其陽多玉,其陰多鐵。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謂旄牛。邊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櫟澤。
西五十裡,曰罷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此中多茈、碧。
……
西南三百六十裡,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葉如楮,實在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癉,能夠禦火。其陽多龜,其陰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此中多砥勵。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入麵蛇尾,是好舉人,名曰孰湖。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人麵,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
又西二百九十裡,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嬰短之玉,其陽多瑾瑜之玉,其陰多青雄黃。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
又西二百六十裡,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此中多黃貝;嬴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