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四經之首,曰陰山,上多楮,無石,其草多茆、蕃。*出焉,西流注於洛。
又西百五十裡高山,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此中多馨石、青碧。
又西百八十裡,曰黃山,無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此中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蒼黑大目,其狀曰上敏下牛。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
又西四百裡,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於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裡。華山塚也,其祠之禮:太牢。囗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壁。其他十七山之屬,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未灰,白席采等純之。
又西百八十裡,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裡,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又西二百裡,曰翠山,其上多棕枬,其下多竹箭,其陽多黃金、玉,其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四足,能夠禦火。
又北二百三十裡,曰小鹹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又西四百裡,曰厎(zhi)陽之山,其木多稷、枬、豫章,其獸多犀、兕、虎、犳、牛乍牛。
西二百裡,曰泰冒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鐵。浴水出焉,東流注於河,此中多藻玉,多白蛇。
……
西水行百裡,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日而三尾,名曰囗,其音如囗百聲,是能夠禦凶,服之已癉。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餘鳥,服之令人不厭,又能夠禦凶。
又西二百二十裡,曰鳥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此中多鰠魚,其狀如囗魚,動則其邑有大兵。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上以下魚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音如磬石之聲,是生珠玉。
又北二百裡,曰獄法之山。瀼澤之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泰澤。此中多?巢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麵,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