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北二百裡,曰剡山,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麵。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又東三百裡,曰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床水,此中多肥遺之蛇。
又東二百裡,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於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黃澤。
又北百八十裡,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裡。其神皆蛇身人麵。其祠;毛用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又北百裡,曰羆差之山,無草木,多馬。
又北百八十裡,曰北鮮之山,是多馬,鮮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塗吾之水。
又南三百裡,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此中多活師。
又北二裡,曰北嶽之山,多枳棘剛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諸懷,基音如鳴雁,是食人。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水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又南三百裡,曰嶽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濼水出焉,東流注於澤,此中多金玉。
凡東次三經之首,自屍胡之山至於無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裡。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見則風雨水為敗。
又北四百裡,曰姑灌之山,無草木。是山也,科夏有雪。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鼄之山乃至於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裡。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衈用魚。
又南水行三百裡,流沙百裡,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又北三百裡,曰陸山,多美玉。美玉薑阝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又南六百裡,曰曹夕之山,其下多囗而無木,多鳥獸。
又北二百裡,曰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汾水,此中多蒼玉。
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獸焉,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其名曰?軍,善還,其名自詨有鳥焉,其狀台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囗,是善驚,其鳴自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