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南三百二十裡,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多涅石。
又北四百裡,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南三百裡,曰嶽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濼水出焉,東流注於澤,此中多金玉。
凡東山經之首,自樕鼄之山乃至於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裡。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衈用魚。
又北百七十裡,曰柘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洧水。
</?臽>
又南三百裡,曰犲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此中多堪之魚。有獸焉,其狀如誇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又南五百裡,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又南三百裡,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於涔水,此中多囗鶘,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又北百八十裡,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右北經之山誌,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裡。
又北百八十裡,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木馬之水了出焉,而東北流注於虖沱。
又南水行五百裡,流沙三進裡,至於葛山之尾,無草木,多砥礪。
又南三百裡,曰旄山,無草木。蒼體之水出焉,而西浪注於展水,此中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又北二百裡,曰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汾水,此中多蒼玉。
又東三百裡,曰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床水,此中多肥遺之蛇。
又北三百裡,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名曰東々,其鳴自詨。虖沱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漊水。液女之水出於其陽,南流注於沁水。
又東二百裡,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於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黃澤。
又東北二百裡,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澠水出焉,潛於其下,此中多黃。
又東南三百二十裡,曰平山。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