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合法七月,福海當中,蓮花盛開,福海之畔,草木翠綠,千百條柳絲,直垂而下,碧水之間泛動著彼蒼綠葉,格外怡人。福海中小島之上,蓬島瑤台的紅牆金瓦,在蔥蘢的樹林中若隱若現,便如同真的蓬萊瑤池普通。福海北岸,平湖秋月,清幽而喧鬨,藏密樓、鬆風閣,在一層淡淡的薄霧中悠然立於湖邊。再向北看時,便是巍峨九重的方壺勝境,水天融於一體,層層疊疊,如臨天界。英吉利使臣眼看這夏宮當中,風景絕美如此,也不由連連讚歎,想著大清大天子的寂靜氣度,畢竟與北都城的小民有所分歧。
而更令金簡料想不及的是,就在鬆筠和阮元身後,一行英吉利使節已經排成了兩排,彷彿隻等一聲令下,便可在此覲見乾隆。
斯當東道:“既然阮大人曉得歌白尼的名字,那他寫的六卷《天體運轉論》,阮大人可曾見過?如果見過,阮大人看一看他的原意,或許便能夠瞭解了。”
金簡笑道:“你們聽聽這般言語,的確荒誕!本官活了七十多歲了,每日夙起,便見太陽自東昇起,待得中午,至蒼穹當中,隨後,便向西垂落,直至黑夜。這明顯是太陽動,大地不動,你怎的說話顛三倒四?莫不是被邪祟所迷,失了心智?”
門外一個聲音道:“金大人,皇上急詔,還請金大人早些起來。”聲音尖細,天然是寺人了。聽到“皇上”二字,金簡頓時一驚,夢也醒了七八分,隻好倉促起床,換了官服,跟著寺人前去避暑山莊。
阮元道:“這地圓之說,想來古籍中自已有之,並非別緻之論。可這地球動靜之理,我之前卻從未聽聞,向來隻覺得地球乃宇宙當中,太陽應環抱地球纔是。當時我問及恩師,恩師於這動靜之道,一樣語焉不詳。厥後,恩師又找到當年蔣友仁先生留下的遺作,讓我自行研讀,可蔣先生卻也冇說出個以是然。眼看使團這些人,彷彿大家都以為,太陽靜而地球動乃是至論,是以有些迷惑,李通事如果清楚,還請見教一二。”
這時隻聽行幄方向一個宏亮的聲音道:“卯初已到,皇上有旨,宣王公大臣、蒙古王公貝勒,緬甸、英吉利使團入覲!”身邊這位寺人也引著金簡、鬆筠一利用團,向行幄方向而來。
福海中向來備有船隻,金簡喚圓明園總管大臣過來,奉告他乾隆詔諭,原是不由西洋使節觀賞旅遊。那總管忙尋了幾條船來,讓大家上了船,獨自想著福海東北而去。
或許乾隆本身也說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