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二十三章:吉祥安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善攝生之人,蕭灑不留羈,

人緣一德行,無德不是真,

民氣若不仁,不能仁於人,

身心妙安止,妙心吉利尊。

凡身即道身,安止吉利尊,

至心求而有,假心求不得,

私者不無私,其私乃長治,

身心皆敬真,假心合真靈,

因而思惟後,當再思惟‘我本日欲習聖法,欲成聖道,而我識心機惟日日耗費,至於怠倦,此心可貴歇息,我當後修聖法,先使此心得安止靜定而涵養,搶先使身心得安止平和,先使身心得安隱,身心安時,再修聖法’如是善思惟,後其身而能成其真。

先人而後己,自愛自珍惜,

求之而不得,不求而自成,

古往以來,修真之士多不能成,一者無德,二者無功,三者無明師,四者不得法,如是四要,令人不能修成,現在你們修而不成,多在四要中,要之害,自心無德,貪慾無私,不能內省,雖欲得法,雖欲懺悔,而無門路,餘實愚笨,承聖賢德,略說修聖法要。

你們修持諸法,或禪定法,或存思法,或以身為根,或以心為基,而你們修持,從不知此二根底之事,亦不思惟此事,雖得略法,而如夢幻,身故功滅,道性烏有,不法有過,汝德不明罷了,汝修聖法,而非修聖,是故雖有功證,卻非聖道修士。

汝以私慾,侵害本身,精氣之所損,精力受其害,飲食不淨,或過其量,臟腑之神,受害不樂,到處陰暗,漸趨死冥,識心機惟,機巧巴結,到處耗損,思神不寧,識神不樂,魄精喪失,靈魂亦喪,意誌不定,五臟之神,不樂汝行,汝以私慾,自害精力,汝自精力尚不順汝,外人豈得順乎,欲有外德,先修內德,身心尚不順服於汝,汝有何德教唆於人。

若身心吉利,到處得安止,

汝等修習靜定時,搶先涵養身心,後求修法,何故故,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汝等修法,先求自我得靜定,是敢為天下先,賢人不敢為天下先,汝等身心,便是天下,搶先涵養天下,後乃敢涵養自我。

丙申年四月十六日說吉利安止,略而記之。

你們世人修法,多思成,求取之心甚重,而你們卻從不內省根底地點,你們道聽途說微末法略而自修持,盲修瞎煉,或有微證,畢竟不能自明以是,不能自修自成,修真之事,所具仰仗,唯有身心二事,你們日日操心勞身,神靈魂性之所喪失,而你們日日用本身心,卻從不照顧,從不安撫自我身心,雖名自我,實不知自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