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2_第十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年屆七旬的馬尚書眼清目明,弘治帝問及政事,每有發人深聵之語。因其立品持正,官任禦史時不畏強權,懲奸罰惡,更被世人尊稱為“弘治君子”。

楊瓚加快速率,落下最後幾行字,查抄冇有訛奪,當即重新蘸墨,一筆一劃寫在捲上。

楊瓚微微垂眸,哪怕同此人不睦,曉得其心機深沉,慣於做大要文章,仍不得不承認,他的邊幅頗具上風。

現現在,這名曆經四朝,不曉得評鑒過多少一甲狀元、二甲傳臚的名臣,略過顧九和、謝丕等人,直接將目光定在楊瓚身上,衰老的麵龐閃過一絲訝然,單手撫過頜下長髯,不由得微微點頭。

既冇法必定,該當藏拙。

馬文升可貴有獵奇之心,步下考場,貌似不經意的停在楊瓚桌旁。

以楊瓚和王忠的名次,剛好留在殿中。

馬文升笑笑,並不睬他。

謹慎無大錯。

複試的坐位,完整遵循春闈名次安排。

幾位考官立在殿中,另有中官帶著長隨安設桌椅,以待開考。

如果是前者,自可暢抒己言,頒發定見。如果是後者……答案越深切,越振聾發聵,死得越快。

寺人中一人忙捧出荷包,謹慎取出瓷瓶,奉上太病院配製的糖丸,道:“殿下仁孝,陛下龍體必將大安。”

諷刺的是,於寢宮中服侍的中官和宮人而言,難說這是一件功德。

拿到題目,楊瓚心頭微沉。

端坐桌前,楊瓚一邊磨墨,一邊默唸昨日讀過的幾篇詩文,很快安靜下來。待翰林行過,發下試題,還好表情的勾了勾嘴角。

今科插手複試的貢士共有三百零五人。

以馬尚書的身份職位,翰林學士當前,愛理不睬也是普通、

多數貢士已答題結束,端坐在案後。

至弘治年,邊陲商屯多已不存。

比及主考官率眾拜先師孔子,對比滴漏明白時候,燃上檀香,方由中官長隨引世人進入考場,一一落座。

考官自桌旁行過,見到楊瓚端方的台閣體,不由點了點頭。

春寒料峭,且因宮廷內規,不準多生火盆,對新科貢士們是不小的磨練。弱冠而立之年、身強體健者尚罷,年逾不惑、將近半百的老明經實在難捱。

幼年落第,必有幾分鋒利。不驕不躁,沉穩如此,實在是少有。

此等表示,加上他的年青,不期然引來一名主考官的留意。

永樂以後,曆代天子皆於乾清宮召幸嬪妃,撫玩歌舞,享用文娛。弘治帝對峙一夫一妻,始終不納妃嬪美人,常宿在皇後的坤寧宮,乾脆連這一項都省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