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斷案之鎏金綠度母像_第四章 天一生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元芳略一思考,道:“大人,此時要去尋那令狐氏的先人已不成能,此鎖既是專為度母佛像而造,想那令狐朗製鎖之時必有線索留下,這開鎖的私語恐怕還需從佛像身上找起吧。”

“陳年舊事,何必提起,”段九道:“我雙腿已廢,隻得靠手上工夫餬口了。二位不嫌寒室粗陋,便請稍坐喝杯茶罷。”

“此事說難也易,這‘七巧小巧鎖’本冇有鑰匙,要解此鎖,隻要一句口耳相傳的私語。”

狄仁傑道:“現在毫無眉目,也隻好臨時一試了。”

三人凝神細看,及香支快燃儘之時,羊皮捲上的筆墨遭到香熏,似是起了竄改,墨跡由黑轉灰,像是浮於麵上,狄仁傑悄悄一吹,那浮於大要的經文便如灰塵普通,四散飛開了,隻見底下另顯出一篇筆墨來。</P></DIV>

忽見牆上開了一口,牆壁轉動處,一木製人偶手托茶盤,腳踏四輪,沿地板軌道穩穩滑至桌前,那托盤之上兩杯熱茶還微微冒著熱氣。

南街思鑫坊內,一處小小四合院落,院內屋舍不大,倒也清算得清爽整齊,廊下堆著各式已裱糊完成的燈籠、燈罩,想來這戶人家是以製燈為業的。

“此七個小孔恰是‘七巧小巧鎖’之名的由來,相傳當年令狐朗造出此鎖,自恃構造精美,冇有開鎖的秘鑰,無人能解,製此七孔意為奉告全民賊偷,縱有七次機遇,也無人能開此鎖,恰是‘七擒七縱’之意。而每試開一次失利,就有一孔會變成實心,到最後一孔,如果仍然失利,便會動員鎖內機括,將鎖匣內存放之物毀去,令盜竊之人終不能到手。”

“太宗貞觀年間,令狐氏這一代的掌門令狐朗資質聰慧,相傳六七歲時已把握了家傳各種鎖具的構造之秘,便不屑於再做那平常之鎖,發憤要造出幾把絕世無雙的鎖來,現在傳於世上的‘子午鴛鴦鎖’、‘蝶翅花蕊鎖’,另有‘七巧小巧鎖’等九把奇絕之鎖就是令狐朗用心研製而來,且這些鎖一旦有人定製,隻造一把,即將圖紙毀去,故此每種隻得一把,當然這等鎖具並非平常百姓能用的,訂製之人多為王公貴族。但二十多年前,令狐氏滿門因受岐王兵變連累,或殺或流,至令造鎖技藝自此斷絕,不複存世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