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_第36章 恩自於上(求推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且各省督撫反應亦極其激烈,在湖北推辦洋務的張之洞更是稱此書“上而以此輔世,可為良藥之方;下而以此儲才,可作金針之度。”。

翁同龢悄悄一笑,連連附和誌。

光緒趕緊擺擺手。

“恩出於上,臣子怎敢饒舌。不過老臣鄙意,唐浩然先得張之洞保舉,後入同文館,為正三品的官,又湖北有功勞於先,現在實授道員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不若待皇上與其見上一見,也讓其曉得他所得皆恩自於上,屆時,他天然會對皇上戴德戴德……”

“你看看,如何賞這唐浩然的好?”

而在清流們叫喚起來的時候,幾近統統人都在等瞧著皇上與壽寧宮,瞧著帝後兩邊的反應。

光緒十六年蒲月,時價中午,街上的柳樹,象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的,無精打采的低垂著。街灰塵飛起多高,與天上的灰氣連接起來,結成一片朦朦的灰沙陣,這天雖還未至伏暑,可卻已卻發的悶燥起來。

這《亂世危言》是唐浩然的新著,兩月前才由翁同龢保舉於皇上,隨後光緒唆使印製兩千部,分送臣工閱看,一時候各書坊當即盜版翻刻,併成為科舉士子的必讀參考冊本。

“翁徒弟說的有理”

光緒點頭讚歎著,不管是《日本變政考》亦或是那部《亂世危言》,皆說到了他的內心去了,特彆是那句“編練新建陸海軍,覺得北洋之援”,說好聽了是覺得北洋援,往深裡去切磋,倒是鉗製北洋陸海軍的籌馬。

“皇上,條陳您也應當看了。這推行新政,如果冒然於各省推行,隻恐會引發亂子,如果處所上有人不靖,這亂子一起,不知會帶來甚麼樣的費事,以是,擇一地試行,便是最為穩妥的體例。”

也正因如此,他纔會將那部《亂世危言》刊印於世,分於臣工瀏覽,所為的不過是為推行新政作鼓,進而能夠順利推行新政,收權於中樞。

“可老佛爺那兒……”

“還是皇上看的清,台灣建省不過隻是他日海防之權罷了,不然以戔戔三百萬民,斷無建省之理,我大清立國近三百年,人傑倍出,天然出過二十歲的知府!”

點頭附和之餘,光緒卻又有點猶疑道。

現在,他問的天然是台灣試行新政的事,到時候台灣試行新政,到時候定會有臣工反對,能不能順利推行,還要靠翁徒弟。

“年青……”

“台灣孤懸外洋,闊彆大陸,若以台灣試行新政,派一精通洋務、新政的大員前去主持,數年必可顯其效,他日如果推行天下,處所添阻,自能夠台灣為鑒辦其辦事倒黴之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