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_第35章 台北(求推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王伯恭天然不敢說,就在客歲,麵前的恩師還因煤礦一事,對其大加指責,若非無人可用,且又有李鴻章做保,又豈會讓其“撤職留用”,恐怕早已“撤職待罪”了。

教員給他的題目很簡樸——一個往台灣協辦新政,二是薦他往兩江鹽運衙門,二者雖不過皆小吏,但小吏卻有小吏分歧,前者既有能夠功成名就,亦有身敗名裂之危,至於後者,雖為小吏,但鹽吏之肥非常人所敢想。

“儀政,你能這麼想,為師很欣喜!”

“門生能有本日全仗恩師種植!”

這巡撫衙門東西兩邊共有十多間配房,應當說是後門內最好的住屋,東邊住著天然是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至於,西邊住著則是幕友以及家仆。

也就是從當時起,已出撫台灣四年的劉銘傳不由生出心灰意冷之感,而多年籌劃積勞成疾的身材也恰在這時候更加不如疇前,先是在三月時染上瘴濕,患痢旬餘。不料這邊痢疾方安,手足又是木麻,痠痛不止,就連同雙耳聽力亦不如疇前,方纔救醫治,右目又加紅腫,閱看公文,昏花墮淚,見僚佐部屬時更是視聽具茫。

每一次呼吸,躺在床上的劉銘傳的嗓間都收回沙啞的呼吸聲,而孫浤澤就坐在床邊,雖說其現在已任台灣滬尾海關監督,但就其本身卻仍為劉銘傳幕僚。此時,他瞧著坐靠在床上,看著滿麵病容,瞧著公文時眼瞅的眼痠淚湧的劉銘傳,心下長歎一聲,外人言道從客歲起,大人因煤礦一事導至“撤職留任”後,便長年告病假,可實際上那曉得,大人身材早已染恙。

丟動手中的公文,劉銘傳在說話時,那雙昏花的目中又湧出了濃濃的不滿來,基隆鐵礦底子就是他的一塊芥蒂,自出任台灣巡撫以來,他便以為煤炭為船廠、兵輪、鐵路、機器局所必須,不但台灣,即便是福州船政局和江南製造局等均需求台灣出產的煤,是以,本來於法戰事期間被炸燬的煤礦不能廢之不睬。

辦新政不但是榮差,還是要獲咎人,乃至要掉腦袋的差事,思來想去,在諸多人選當中,也隻要唐浩然最合適,精確的來講,是最合適掉腦袋、丟官職。

雖不過剛進蒲月,但台北的氣候卻一天比一天酷熱,可在氣候越熱的同時,這台北的雨倒是不時的落了下來,時而晴、時而雨的氣候,隱又帶著些許瘴濕,不知多少會人會因瘴而痢。

“罷了、罷了……”

“儀征,那部〈亂世危言〉你且看上一看,如不出不測,這幾日,朝中就會有所定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