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朝陽_第356章 未來(為新書求支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哎呀,太小了……”

“我嫡造了這統統,可為甚麼還是有些不對勁呢?”

《天下裝甲史》

“陛下,開端實施突擊演練了。”

終究,顛末量年的技術堆集,鞍山鋼鐵公司客歲研發了新型錳鋼,而汽車公司用多年時候研發的新式履帶佈局和吊掛裝配的勝利,終究令戰車的行駛壽命超越兩千千米,而這意味著,戰車能夠設備軍隊,中國陸軍終究有了真正意義搶先於天下的先進戰車。

“陛下,四年式戰車采取的是37毫米主炮,配彈達80發之多,其發射榴彈可摧毀各種野戰工事,而利用機槍的戰車,就像是挪動的堡壘普通,能夠進犯步兵,保護火炮戰車,根基於陸戰上,它完整冇有任何敵手,其絕對可謂是完美的陸戰利器。”

唐浩然的這麼一聲反問,卻讓四周的人們無不是皺眉思考起來,作為甲士,他們深知這是一種必定,向仇敵學習,這是各國軍隊的風俗,就像現在的俄羅斯,固然其現在還未從戰役的創傷中走出,但是他們卻已經建立起了汽車製造廠,開端嘗試著製造汽車,畢竟汽車給他們留下了過分深切的影象。

此時,幾近冇有任何人想到,一場新的陸上軍事反動,實際上已經在重生的中華帝國皇家陸軍中悄悄醞釀……”

早在多年前,在對俄備戰期間,唐浩然即開端胡想著裝甲集群的呈現,不過這個胡想卻一向受限於技術,而使終未能成真,即便是在對俄戰役期間,最多也就隻是呈現了“裝甲車”,那些裝甲車是簡易的,僅隻是加裝一層鋼板,再加上幾挺機槍。

確切,他確切太小了!

厥後,恰是那種簡易裝甲的勝利,促進了裝甲車,以及隨後的半履帶裝甲車的呈現,並且在這個反裝甲技術幾近為零的期間,那些裝甲厚度不過隻要六七毫米的半履帶裝甲的機能足以滿足軍隊的需求,但是將來呢?

不過,現在,這些名詞與麵前的四年式坦克,都冇有任何乾係,四年式坦克更多的象是拖遝機,實際上,它恰是以拖遝機的名義研製的,嚴格意義上來講,它並不是坦克,而是近似於坦克的小型履帶式裝甲車,或者套用另一個時空中的稱呼――“超輕型坦克”。

對於外界來講,這些戰車隻是戰車,但是對於唐浩然來講,他卻清楚的曉得,這些戰車所儲藏著的劃期間意義,而更加首要的倒是,這統統都是他嫡造的,正像那支已經位居天下第三的水兵艦隊,都和這個帝國一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