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城牆上,駕著足有上百駕弩車!
就是霍五打烏江,也是三天以內。
幸虧將人送回濱江,不然鄧健要用是攔還是不攔?
冇想到來了和州,就吃了弩車大虧。
唐光看了眼杜老八的肚子,美意勸道:“杜兄弟……你這腰帶又加了兩寸吧……再好吃,也得悠著點。”
……
和州都尉站著,瞭望滁州營地,不無守住城池的對勁之色,反而更加憂心。
這就是“葉公好龍”了!
不過鄧健既生了這個動機,怕是難消,說不得惦記和州百姓。
說是有償征用?
州判無語,又無法。
和州有弩車!
鄧健眯了眯眼,招來傳令兵:“帶一千人下去,將這些莊稼杆都運返來!”
目睹著屯長和藹,村正躊躇道:“有的人家,地少,指著牲口往船埠上拉腳,如許的人家大人能不能通融通融?”
“孃的!不是說這和州都尉是個紈絝後輩?甚麼兵部尚書親戚啥的,咋守城守的這麼嚴實!”
和州富庶,可這在災荒年景,富庶反而使得它礙眼。
成果,傷亡數百。
收到烏江捷報,鄧健周身越顯陰霾,看著遠處的城牆直運氣。
唐光躊躇道:“鄧爺這是想嚐嚐火攻?”
唐光盼著霍五早日到了。
那屯長板著臉道:“軍令如山,請恕鄙人不敢違背……如有抗令不從之人,皆以‘大逆’問責,闔家拘拿!”
到時候說不得全城抽丁,一起守城。
十台裡,能過射箭的不敷一半。
直到兵卒走的遠了,小童們才和緩過來,拔腿就往村裡跑。
都尉苦笑:“大人,我那裡是擔憂火攻?”
大師將痛恨都放在和州官員身上,謾罵不休。
都尉想到這點,更加黯然。
被保護的百姓視他們為賊寇,視造反者為救星!
鄧健心中煩躁,倒是不會拿兵卒血肉去拚。
鄧健冇有應對,望向遠處城牆,如有所思。
屯長束縛兵卒,直接去尋了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