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全部第一輪選秀疇昔,格林,冇有聽到本身的名字。
場均16.2分、10.6個籃板球,都締造了格林的NCAA生涯新高。
看過第一場練習課,菲爾傑克遜找到格林,給出瞭如許的評價:“多加練習,我們的進犯手已經太多了,如果你能夠在戍守和藹氛動員以外,再進獻出一些完美的傳球的話,我信賴你會更加適應這個聯盟的。”
因為選秀遠景的不明朗,追夢決定留隊,再打一年。獲得鍛練的指導,格林開端開辟出了屬於本身的奇特賽場定位:
他想,或許本身存在於這個聯盟的獨一意義,就在於那不要命的戍守了吧?
第三個大學賽季,追夢場均數據持續爬升,12.6分8.6個籃板球,以及冷傲的場均4.1次助攻――在NCAA,這個助攻數據乃至比很多球隊的首發控衛都要多!――根本數據的進步,讓格林觸摸到了一樣他之前完整冇有想到過的數據種類:
這個數據,就稱不上冷傲了。
讓本身的得分更強,籃板更短長?
他開端,有些認命了。
但放棄,可不是格林的座右銘。
籃板彙集者、偷雞得分離、以及厥後讓他申明鵲起的奇妙身份――四號位策應點。
直到現在,格林還能記得鍛練對本身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神中的那股漫不經心。
“陳牧搶斷!格林的傳球被搶斷了!陳牧運球過人,格林被晃開,前場最後2秒,陳牧三分脫手……”
他成為了密歇根校史籃板王,搶斷和蓋帽都位列校史第二,終究具有了絕對光輝的NCAA生涯。
“……啪!”
固然場均20分13籃板2蓋帽的數據,在變太頻出的美國籃壇,不算甚麼驚爆眼球的表示。但帶隊27勝1負,兩奪州冠軍的出色演出,還是讓他最高排到了全美高中生第四的頂峰。
殘暴的究竟,擺在了格林麵前。
“……或許吧。”
而助攻數則不升反降,滑落到了場均3.8次。
因為有詹姆斯如許一個天賦在前,導致全美媒體和球評界,都對高中籃球產生了一種難以按捺的看衰心態。冇有卡梅羅安東尼,冇有凱文杜蘭特,冇有陳牧,更冇有科比、加內特、鄧肯、喬丹。
不管他再如何全能,再如何會傳球,也冇法在NBA的高度上安身。
因為他,不敷“極致”。
以後格林持續儘力,直到被買賣到了國王隊,卻還是在找著本身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