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不知靜之為動,弱之為強,故告之以物之自生者。蓋天下之物聞有母製子,未聞以子製母者也。
註釋
典範故事
天下萬物生於有[3],有生於無[4]。
--邵若愚
反[1]者道之動。
--王夫之
[4]無:指無形之道。
2.道的感化無所不在,但它並非顯而易見,而是隱而不露的,也不是鋒芒畢露、盛氣淩人的,而老是保持著低調和謙虛,但就是如許,卻終究無往而不堪,無往而倒黴。這就是以柔克剛的事理。
動則散而耗,耗則外散。外散神不寧,氣不結。神情寧結,無貳心安意定也。靜者,氣反而通。天之真性,凝於虛無。道之真性,入於無,無存於空空,合於玄玄。此為道之用。其竅竅通徹,到處空靈,諸氣朝宗,而環繞於中。
弱[2]者道之用。
大將張巡不肯叛國,他帶領幾千軍隊守孤城雍丘。安祿山派降將令狐潮帶領四萬人馬前來攻打雍丘。
1.本章誇大道的運轉規律是循環來去,終究歸於初元,以荏弱感化於外物,終究以柔克剛。道恰是如許無時無處不起著感化,從而無中生有,有中產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