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人豈有靜而不動者哉?但不成躁暴,當常以平靜為正爾。
大辯若訥[4]。
3.炎熱當然能克服酷寒,而沉著卻能克服炎熱,以是沉著的力量更大,以是賢人長於保持沉著,平靜有為,以達到事半功倍,有為而無所不為之結果。
1.本章再次誇大事物相反相成的事理,所謂的大智若愚、抱殘守缺、休咎相倚等,都源於事物間的相反相成的事理。由此申明平靜為天下之正統正道。唯有平靜,才氣讓人的賦性保持純真,靈性獲得闡揚,從而產生聰明。
有一次,田成子邀隰斯彌說話,兩人登上高台瀏覽風景。隻見東、西、北三麵一望無邊,隻要南麵被隰斯彌家的樹林擋住了視野。
[3]屈:同曲。
春秋時,齊國有個智者,叫隰斯彌。當時大夫田成子當權,有竊國之念。
--範應元
[2]弊:破敗。
典範故事
--王弼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靜則全物之真,躁則犯物之性。故曰平靜為天下之正。
躁勝寒,靜勝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