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1_第七十章知我者稀,則我者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純陽真人

[5]則:師法,覺得法例。

--蘇轍

譯文

能瞭解我的人很少,能師法於我的人就更寶貴了。

言有宗[1],事有君[2]。

慈儉不爭等事,皆本天然,循理而足,甚易知易行也。而人多躁動,多欲強梁貪競以掇禍害者,是莫之能知,莫之能行也。

[4]不我知:不睬解我。

以是賢人老是身穿布衣而懷揣美玉。

大道貴於己知,不公天下。定於性,靜於神,定靜恒常,我難言妙。天下者一身也,氣生於渾沌,入於冥忘,昏默當中,不知我存。君者心也,萬事從心,心存意在,心死渾忘,渾忘當中,自有主宰,曆曆自驗,謂之事有君。夫惟無知乃能成道。獨修獨行,孤陋寡聞,坐如盤石,性似太陰,氣若長河,川流不息當中,惟我自樂。玉者,虛靈之珍寶,有為之至真,我之懷我之定,懷我之真。

他當即請樵夫進入本身的船艙聽琴。伯牙換好琴絃後,彈了一首《高山》,琴音剛落,樵夫就大讚道:"太美好了!泰山是如此巍峨啊!"隨後,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音樂結束,樵夫又歡暢地讚歎說:"太好了,江河是如此浩大啊!"伯牙鎮靜極了,衝動地站起來,拉著樵夫的手說:"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他冇想到,本身交友權貴無數,他們都氣度軒昂,富麗繁華,但很多倒是"金玉其外,敗絮此中",而麵前這個樵夫,身著粗布,形象粗鄙,職位低下,但倒是被褐懷玉,內心不俗,層次高雅,怎不令人刮目相看呢?他遂與樵夫成為知己。

但天下冇人瞭解,冇人去實施。

5.真諦偶然並非把握在多數人手中,以是,不要自覺從眾,不要感覺阿誰保持獨立的人奇特--或許,他就是那位披褐懷玉者,真諦就在他那邊。所謂的先知先覺者,向來是保持自在與獨立的孤傲先行者。

--河上公

說話要有大旨,辦事要有主意。

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

[3]無知:不睬解。

我所言有宗祖底子,事有君臣高低,世人不知者,非我之無德,心與我之反也。

[1]宗:大旨。

正因冇人瞭解這個事理,纔不睬解我。

前人校注

賢人之以是難知,以其同塵而不殊,懷玉而不逾,故難知而為貴也。

註釋

我的話很易瞭解,很易實施。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