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1_第七十六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荏弱:指身材柔嫩。

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

此章教人惜氣內斂,藏神內用,中和修身,有為養道。大家乃寄六閤中一物耳。物有悠父老,有速敗者。人秉六合之秀,得陰陽四時之氣,感父母乾坤之精,皆是一派中和之氣。生而為人,養而成體,長而成形,得道以成仙,失道覺得鬼。俱在和與反麵當中,在己之修為罷了。人其生也荏弱,其死也固執。人生荏弱者,外則能保身,內則能煉神。固執者,外則能殺身,內則能死神。人之修行,比方藏物,封固堅者,無風雨霜雪之苦。而長存露於外者,有日曬夜露之苦,故敗之。人若能體此修身,中和惜氣劃一斂神,死生二路,在我之荏弱固執當中,其柄在我不在天矣。明於心者,謂之柔。明心見性,生生不已而成道。迷於心者,謂之堅。迷心亂性,死罷了矣。

--蘇轍

主兵者以慈則勝。若恃強而不義,則不堪也。

[7]下:處於下,優勢。

註釋

[3]柔脆:柔嫩脆弱。

草木之生也柔脆[3],其死也乾枯[4]。

張繡是三國期間的處所軍閥,他占有宛城,為劉表抵抗內奸,軍事氣力不容小覷。公元197年,曹操率雄師南征,張繡自知不敵,因此率眾歸降。但是曹操好色,見張濟(張繡的父親)的遺孀鄒夫人貌美,便支出帳中。張繡氣不過,在賈詡的幫忙下,用計突破曹操大營,大破曹軍。此一役,曹操倉促逃脫,宗子曹昂和大將典韋被殺,張繡因此軍威大振。

人生含和藹,抱精力,故荏弱也。人死和藹竭,精力亡,故固執也。

[4]乾枯:乾枯。

是以兵強而不能勝,枝乾高大則易折斷。

[2]固執:指屍身生硬。

--王弼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和藹存也。其死也乾枯,和藹去也。以上二事觀之,知固執者死,荏弱者生也。

[8]上:處於上,上風。

--河上公

--河上公

典範故事

官渡之戰前夕,握有疆場主動權的袁紹派人勸降張繡。張繡見袁紹勢大,以為他必然能夠擊敗權勢強大的曹操,然後一統天下,便籌算率眾歸降。但是賈詡卻勸止他說:"袁紹固然強大,但是已經到了強之末,接下來必然一步步走向滅亡;而曹操固然強大,卻正處於新興的生長階段,接下來必然一步步走向強大。是以,如果我們歸降曹操,就會幫忙他大振聲望,他不但火急地想要采取我們,還會因為曾經的敗北而尊敬我們。如果我們歸降袁紹,對他的處境起不到太大改良,因此不會獲得他的正視。"賈詡曾經幫忙張繡出過很多好主張,因此此次也服從了他的建議,再次率眾歸降曹操。接下來,公然如賈詡所料,張繡獲得了曹操的極度尊敬,厥後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賈詡一樣獲得了曹操的重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