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北風雲_由於章 發表錯誤,此章 為(清心咒)各位看官老爺請忽略此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大道至簡,卻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它超出了形狀、感情和稱呼的束縛,以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冷靜地孕育和滋養著全部天下。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如果能夠常常解除本身的慾望,那麼心就會天然平靜;如果能夠廓清本身的心念,那麼元神就會天然腐敗。

煩惱妄圖,憂苦身心。但遭濁辱。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正一真人曰:

01.大道無形,生養六合;大道無情,運轉日月;大道知名,長養萬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大道無形,生養六合;

心得感悟:

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乾,眾聖護門。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心得感悟:

內心的平靜,是人生的最高境地。當我們能夠擺脫外界的滋擾和內心的邪念,保持一顆安好平和的心時,就能感遭到與六合萬物的緊密聯絡和調和同一。

心得感悟: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心靜則神安,神安則聰明生。當我們能夠主動放下慾望和執念,讓心靈迴歸安好和純潔時,我們的聰明和洞察力也會獲得極大的晉升。

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

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

這類境地,不但讓我們更加安閒空中對餬口中的應戰和困難,還能讓我們更加深切地貫穿生命的代價和意義。

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神仙葛翁曰: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筆墨。

功滿德就,相感帝君。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大道知名,長養萬物;

真常之道,悟者得意,得悟道者,常平靜矣。

表麵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戴其神。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