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縫紉機回古代_第38章 招娣(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年糧價節節爬升,以往兩百五十文一石穀子現在要翻倍賣。平常百姓隻能點了錢一二升往家買,越今後去價越貴。

七月中旬,老天爺熱得叫人喘不上氣兒,聽聞又有幾個縣遭了蝗,城裡的糧價也是一天一竄,本來能吃上一乾一稀的人家,現在也隻得頓頓喝粥湯了。

她謹慎翼翼將物件裝箱鎖好,費了好大力才搬上小騾車,又駕車往家趕去。

不出三日,果然做了一套罩子,扣在機頭內裡,大小恰好。乍一看去,倒和宿世在博物館見到的史上第一台縫紉機有些類似,木質佈局搭配著鐵質零件,在這期間看來也不非常高聳了。

她也曾想過本身有本事了就幫她們一把,可她們身後是一個家庭,家庭背後又是一攤子爛事,一個拖一個,手那裡能夠到那麼長。自知冇本事一個個幫過來,便退回到屋裡,坐在門口發楞。

蔡大嬸一聽湯大師的名頭立即咂了舌,湯氏一根繡花針都要好幾錢銀子,更彆提如許的大物件了。想起店主另有一把湯氏裁衣剪子,又是戀慕又是感喟,自家做了大半輩子衣裳,連一套姓湯的東西都冇攢齊備,當下又策畫起手頭的銀子,考慮著是否也要托人買一把好剪子來,湯家的買不起,小泉家的倒能湊出來。

何大林嘖嘖稱奇,又想到自家的技術能跟湯大師拚在一起,頓時覺著乾勁足了。當下就拿尺子量了尺寸,選了一塊好木料刨矬起來。

蔡大嬸謹慎捧著畫冊應了,臨出門前又回望了一眼紗簾背麵的機器,夏顏見她滿臉獵奇,悄悄笑了:“這是湯大師做的縫衣機子,比平常手縫要快些。”

招娣聽了這話,唬了一跳:“前幾日不是纔來信兒說家裡好好的,莊稼雖不好,可也不至於開不了鍋?”

掩好門,側耳聽外間冇有響動,這才入了空間把縫紉機頭搬出,擱在小方桌上,又把外頭的輕紗簾子拉起來。出了屋朝樓下喚道:“請蔡大嬸上樓來。”底下小工應了去喚人。

入了店內,幾個工人上來打號召,她把路上買的桃子發了下去,又看過一回賬目便往二樓事情間去。自打鋪子修整好,這間事情室還冇外人出去過,工匠們也都曉得這裡是秘密重地,平常不往這邊來。

行到後門時,她在外喊了一聲,何大林撣了頭臉的灰就跑來,把車上的東西卸下,又去栓騾子。

招娣走進院裡見著了人,一個健步飛奔疇昔,趴在夯漢肩頭大哭,夏顏便知是她家人,當下就把人請出去坐。那男人見自家臟汙,不敢坐進堂屋裡,隻蹲在外頭的石磨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