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帶小公主去現代_第81章 低到令人震驚的大唐糧食產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果是一年前的李承乾,或許他還對糧食的產量貧乏觀點,現在田間地頭也跑了很多次了,現在他太明白畝產1000多斤意味著甚麼了。

喜好大唐,殘局帶小公主去當代請大師保藏:大唐,殘局帶小公主去當代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唐10鬥為一石。

李承乾將趙崢引入坐後問道。

是真的糧食不敷吃,乃至衣服不敷穿。

人丁將成倍數增加,並且抵抗災年的才氣大大加強。

唐朝的均田製承接自北魏,普通為了包管稅收能普通交納,會有20畝桑田,10畝麻田。

“太子殿下~”

李承乾說著就要呼喊幾聲讓人備車去九成宮。

“趙校書,請與孤一起去麵聖!我要把這個好動靜奉告阿耶!”

穀賤傷農!

如果是以紅薯窖儲存大抵是隻要幾個月的時候。但是多一種輔糧對於百姓的意義是嚴峻的,這意味著百姓隻需求少量的主糧就能度過青黃不接的時候,撐到收成下來。

趙崢也冇把話說太死,推行用的必定是二代種子,應當會有所退化的。

北方粟米的畝產,按照《新唐書·食貨誌》記錄“一頃百畝,出米五十餘斛(石)。”也就是說粟米的畝產為5鬥多,唐的1石約為現在的42公斤。

是以,唐朝的糧食畝產量為:北方粟米約50斤/市畝。(摺合唐畝約35唐斤/唐畝)

趙崢進門後拱拱手。

“一畝能產出多少?”李承乾迫不及待的想曉得紅薯的產量環境。

李承乾衝動了來回踱步,恨不得頓時就能讓全天下都種上玉米。

如果紅薯提高開來,意味著每個小農家庭都有更多充裕的糧食贍養孩子了。

也就是說唐朝種100畝地(唐畝),不過3500多唐斤的糧食產出。

李承乾猛的站了起來。

也就是說隻剩70畝種粟米,一年產出最多35石。

趙崢也冇種過紅薯,一時也冇說全,紅薯葉實在也是能夠吃的,並且,紅薯能夠用做成紅薯粉或者切片曬乾的體例來儲存,起碼一年不會壞。

大唐這個時候的畝產(唐畝)不過幾十斤。

租即田租:每丁(18-60歲)每年交納租粟二石。

“太子請起,我拿出來這玉米就是籌算推行的。”

“比粟米高產很多?是何作物?畝產大抵多少?”

“是趙校書來了。”

大唐必定冇有當代那麼多的化肥農藥,必定要打扣頭,趙崢直接打個6折,摺合500斤-600斤,再折分解唐斤約420-500斤擺佈,應當屬於相對保守的估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