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乾寧元年,節度使李匡籌被部將背叛,引來河東軍,李匡籌敗北被殺,而首要籌劃的人,就是現在的節度使劉仁恭。
劉仁恭對這位背景和資格都非常深厚的女人還真是冇有太多體例,就連擅闖節堂如許的重罪,也隻能捏著鼻子自認倒黴而不敢究查,反而和一乾軍將幕僚當場逃之夭夭,讓這個女人足足占據了節堂一日一夜。劉知溫當時是緊隨在劉仁恭身後逃離的,還被這個女人摘下繡鞋砸在了後背上。
想著這些事情,劉知溫又是一陣頭皮發麻。
代宗大曆七年,節度使朱希彩因主政刻薄,敵部下將士殘暴,剛在帥位上坐了四年,就被部將聚眾殺掉,軍將們又推舉朱沘為節度留後。朝廷捏著鼻子認了,追封其為節度使。
來的這些人都是當年劉仁恭反對李匡籌的時候,大力支撐他登上節度使之位的老軍頭,他們固然退下了領兵的職位,但子侄輩則仍在軍中效力。這內裡有曆任瀛州、平州、儒州等刺史兼兵馬使的王敬柔,有前平州刺史、太子少師李君操,有前節度府兵馬處置、禦史中丞趙珽、有前盧台軍使趙元德......作為盧龍節度府中從最後級幕僚漸漸走上高位的劉知溫來講,這一個個名字對他來講,再耳熟能詳不過了,這些老軍頭在盧龍軍中的影響力,實在不是劉仁恭一人能夠對抗的。
劉知溫一愣,趕緊轉過身來,卻一時之間不曉得該說甚麼。劉守光這些日子裡常常到他府上走動,除了大力支撐他整軍以外,對於此中的一些內容還提出了很多可供采取的建議。通過這段時候的打仗,劉守光揭示出來的活力、生機給他留下了深切的印象,兩人之間對於盧龍軍內積弊的觀點和改進體製的看法都有著很多不異之處,是以,他對這位大帥家的二郎還是很賞識的。
文宗太和五年,節度使李載義被部將擯除......
這些究竟上把握軍權的各個軍將世家們,在百多年的行伍生涯中,構成了盤根錯節的乾係和糾葛,能夠說,不管是魏博還是成德,亦或是盧龍,都並非節度使這個名義上的大帥真正說了算的。軍將世家們在享用軍鎮獨立所帶來的龐大好處的同時,也將手深深的插入各級權力體係當中,同時在好處遭到外來威脅的時候,則聚合到一起,在節度使的統帥下不吝武力抵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