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_第六十九章 仁恕之道(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牟利給榮哥長老留下了正兵和輔兵各二百人,便帶領大隊返回了柳城。

榮哥躊躇半晌,道:“傳聞迭剌部、突舉部在和女真人、奚人、室韋人作戰以後,已經不殺俘虜了,他們乃至還用俘虜為前軍和輔兵。傳聞大於越也非常附和和建議,說這是行仁恕之道。還說我們契丹人要想真正崛起,很多東西要向中原漢人學習。”

榮哥長老又道:“不知大郎君下一步做何籌算?我家小卜登願為大郎君去取懷遠軍城,免得大郎君還要再勞累一趟。”榮哥長老共有三個兒子,卜登是獨一活下來的。此時見牟利表情不錯,便舉賢不避親,也想讓兒子有個出頭露臉的機遇,將來部族中也好說得上話。以榮哥長老對牟利不遺餘力的支撐,這原是小事一樁,何況懷遠軍主力已經崩潰,卜登前去篡奪懷遠軍城是萬無一失的事情,猜想牟利也不會駁了他的麵子。

柳城原為營州都督府治所,向為大唐在關外統治和皋牢各族的中間。跟著唐軍退出關外,柳城便逐步為奚人所據。厥後,契丹開端昌隆,將奚人逐出了營州,柳城因而被遷徙來此的契丹品部占據,成為了品部的牙帳之地。這個時候的契丹人,持續出了幾個目光出色的大人物,帶領全部部族開端了向中原漢人學習的過程。到了大於越釋魯把握大權的期間,契丹人的餬口體例也從遊牧垂垂轉向了半遊牧半定居,對於城池的需乞降熱中也成為了一種民風。

柳城人丁夙來糟雜,漢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室韋人等等,都以柳城為貨色集散和發賣之地,是以,這裡也是關外的一處首要中轉站。關外各族來往堆積於此,相互通婚,很多人乃至已經分不清本身到底是哪一族,是以關內漢人對很多來自柳城的胡人都統稱雜胡。

榮哥對此不好再說甚麼,忙岔開話題,問道:“城裡的女真人如何措置?”

除了兀裡以外,牟利還在考慮榆關漢人的事情。他剛回柳城便調派了數十名精銳遊騎南下,儘能夠多的彙集榆關漢人的動靜。在牟利看來,固然大唐盧龍軍不是渤海國粟靺人可比,但盧龍軍精銳早已在南征魏博中喪失殆儘,隻要做好周到籌辦,拿下榆關該當不成題目。牟利傳聞,盧龍軍沿關牆一線的各處關塞都被契丹各部壓得喘不過氣來了,鎮遠、薊門等處還一度被攻陷過,讓破城的契丹各部實在搶了很多好東西返來。牟利還傳聞兀裡曾經攻破過榆關,隻是因為膽怯才劫奪一番便倉猝放棄,既然兀裡阿誰冇用的弟弟都能攻破這座關城,本身憑甚麼拿不下來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