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兵中有幾十個是兀裡的人,李誠中攻占白狼山契丹大營時從營帳中將他們救了出來。這些人本來在牟利的打算中是要隨兀裡陪斬的,這些儘忠兀裡的人對大郎君牟利及支撐牟利爭奪品部俟斤的各位長老怨念很深,是李誠中能夠臨時放心利用的。李誠中將這些人儘數交給體味裡,讓解裡的“狼軍”增加到百餘騎。
李誠中坐在原都督府衙堂之上,流水階聽動部下軍官的稟報,公佈各項號令,忙得一天到晚連起家的工夫都冇有。衙堂另一側,則是正在埋首檢點戶籍和卷宗的馮道。兩人現在合署辦公,一來是有事時便於協商,二來都督府中也冇有其他可用的房間了,內裡臨時擯除而來的上百工匠正在張老匠的帶領下對都督府內的各處地點停止大修。遵循李誠中簡樸合用的要求,大修工程還需半個多月才氣完成。
在措置降兵的題目上,李誠中采納了分而治之的原則。
就李城中想來,榮哥長熟行握四百契丹兵,又占有著燕郡城,身後另有烏隗部的援助,之以是服從大長老完失明的奉勸舉城易幟,恐怕最首要的啟事就是家人在柳城。他聽任榮哥長老持續駐守燕郡的另一個企圖,另有防備契丹烏隗部的啟事,大師都是契丹人,你烏隗部總不美意義來打我吧。
這處當年大唐統治東北的中樞早已殘破不堪,奚人也好、契丹人也罷,占有柳城後都死力補葺自家搶到的宅院,反而對於這座公署府衙渾冇在乎。
至於李克用攻入長安一事,馮道問李城中,你曉得李克用為甚麼攻打長安嗎?你曉得天子當時是甚麼處境嗎?
關於火燒大明宮一事,馮道問,你如何曉得是李克用放的火?當時同入長安的另有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再說就算是河東軍放的火,你如何曉得就是李克用下的號令?當日我盧龍軍貝州屠城之時,是劉大帥下的號令麼?還是周兵馬使做的決定?
馮道就反問李城中,如果安定和擴大本身的地盤算是野心的話,現在天下有哪個藩鎮的節帥冇有野心呢?
至於兀裡,李誠中讓他跟在身邊辦差,時候不離視野。這是讓品部臣服的關頭人物,李誠中臨時殺不得,便隻好緊盯著。當然,空口口語說了一大套,除了答允在合適的機會擁立他成為品部俟斤外,還承諾到時候會賜賚他大唐的敕封和詔命。至於甚麼時候纔算“合適的機會”――那總要等統統事情措置結束吧。
對於馮道的連續串題目,李城中冇法答覆,他俄然覺悟過來,後代關於李克用的記錄和評價,也是後代人所作,實在汗青如何謄寫,是否真正合適究竟,是誰也不曉得的事情。不過他還是挑選了信賴馮道,便遵循馮道的說法提出來,承諾為契丹品部的下一任俟斤求取朝廷的聖旨和敕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