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_第五十四章:曲水流觴飛鵰翎 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好個‘前軍已破俱蘭城’!壯哉!”王正見鼓掌讚道。

張道斌話音剛落,他左邊的杜環立即點頭否定道:“監軍此言過謙矣!曲水流觴始於周、興於秦漢,經晉永和九年蘭亭會後,流行於世。酒觴停則需詠賦之禮,乃因《蘭亭序》而盛。朔其源流,秦漢之時,觴停但喝酒便可。若興之所至,或賦詩、或吟詠、或談笑,亦無不成。監軍若講二三大內逸聞,恐怕世人的酒興會更高吧!”

將酒杯放下後,杜環麵上輕笑,心中卻暗忖道:“高舍屯吟詠的詩句和祝酒詞都相稱應景,但其所謂的不貪西征之功,主動挑選留守,究其底子還是為了避嫌,不肯意捲入北庭和安西能夠產生的膠葛中,畢竟那高仙芝是其本家。高長史平日看起來毛毛躁躁,但大樞紐處卻如此奪目,實在不成小覷。高長史主動讓步,張監軍卻格外主動。遐想客歲圍攻突騎施,張監軍不太看重,竟稱疾未曾隨軍。此次西征他如此熱切,想來是得知賢人和高翁正視此戰,但願有所表示,仰仗軍功更進一步。唯有阿史那副都護,對此番出征如此看重,實在令人捉摸不透、不得不防啊……”

坐在王正見劈麵的張道斌更是尖聲笑道:“多虧酒觴停在腹有詩書的王都護身前,吾等纔有幸聽都護吟詠文雅古詩。如果酒觴不幸停在滿肚空空的某身前,諸君就隻能聽些無稽笑談了。”

“無礙便好!”阿史那暘點了點頭:“也不知那忽都魯是否將河中攪得天翻地覆了?我軍西征之時,或許還得和突騎施殘部再對陣一回吧?”

“某最愛聽逸聞傳奇了,監軍快講!”高舍屯一副急不成耐的模樣。

“諸君謬讚了!某不過觸景生情,扯談了數句。此詩於格律、平仄上多有分歧之處,當不得如此盛讚。那安西都護府的新任掌書記岑參,方是此中妙手。他十幾歲時即被王江寧獎飾為後起之秀。某與岑掌書比擬,實乃米粒之光,不敷掛齒。”杜環謙善道:“至於高郎君,忠誠內秀、脾氣剛毅,在馬球場上挺身而出,更是英勇過人。張監軍家的小郎君則豪氣勃勃、進退有據。兩位小郎君俱為一時之秀,某不敢說指導,不過倒是情願與高郎君、張郎君等青年才俊多多交換、共同進益。”

“諸君,春氣勃發、雄師將行之際,鄙人偶得數句,與眾共賞。”杜環臨風舉觴,蕭灑賦詩道:“三月三日春氣萌,北庭健兒萬裡征。戰馬蕭蕭旗如林,前軍已破俱蘭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