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璘再次被長安宏偉的格式和滔天的氣勢震驚了。這長安城,的確是集六合精華所生、賴鬼斧之功所造,非人力所能為。普天之下,確切找不到比長安更富麗、更燦爛、更寬廣的都會了。也隻要如此澎湃大氣的都會,才氣襯映大唐的氣象萬千吧。
瘦猴侃侃而談,四週一幫第一次來長安的土包子們不時收回感慨之聲。
牙兵們帶的都是北庭軍中拔尖的戰馬,驛站裡的駑馬是入不了這些北庭精兵的法眼的。
馬璘帶著瘦猴進入太仆寺,費了半天工夫,才找到了太仆寺的崔少卿。太仆寺高低對一身戎裝的馬璘和瘦猴眼高於頂,馬璘都已經能夠從他們皮白肉肥的臉上看到“軍漢”這兩個欺侮性的字眼了。若還是在隴右,馬璘必然會用本技藝中的長弓經驗統統勇於輕視本身的人。但想到現在是在賢人腳下的長安,是在九卿之一的太仆寺的官署,本身是在賣力都護托付的任務,馬璘隻能將滿心的悶氣嚥了下來。
馬璘心中默算了一下,對瘦猴說道:“今後門到碎葉,恐有一萬一千多裡。這上麵如何才寫九千九百呢?”
馬璘胯下的飛霜是剛被順服的健旺野馬,體力充分,常能甩前麵的北庭軍馬三四丈的間隔。天馬則悠落拓閒、渾不在乎,引領著馬群,小跑著跟著牙兵隊行進,一副這點路程不值得在乎的模樣。
到了太仆寺後,阿史那暘讓馬璘和瘦猴出來通傳碟文。其他牙兵們將馬係在路邊的槐樹上以後,眼睛還在到處亂看。
“長安城是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構成的。宮城位於全城北部中間,和東北龍首原上的大明宮連成一體,這就是賢人起居朝見和中書、門下兩省辦公地點。宮城之南為皇城,皇城裡則是尚書省、六部、九卿及禦史台等官署辦公地點。外郭城則以宮城、皇城為中間,向東西南三麵展開。外城共開十二座城門,南麵正中為明德門,東西彆離為啟夏門和安化門;東麵正中為春明門,南北彆離為延興門和通化門;西麵正中為金光門,南北彆離為延平門和開遠門;北麵的中段和東段彆離與宮城北牆和大明宮南牆重合,西段中為景耀門,東西彆離為芳林門和光化門。我們此即將要走開遠門進京,沿安福門街往東走,進皇城的安福門,再順著宮城和皇城之間的橫街持續東行,在承天門街右轉,然後便能夠去主管馬政的太仆寺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