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_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恰是因為李隆基有此大功,他雖非睿宗的宗子,仍然被立為太子,他的大哥主動讓步,不肯為太子,因為他很聰明,有手腕,有魄力,是一代明君的料子。

恰是因為有如此之多的人才,纔有聞名的“開元亂世”,唐朝才達到頂峰,成為夢紀王朝。李隆基闡揚的感化是無與倫比的,不管如何讚譽都不為過。

這些功業,任何一件,都足以讓人高傲,李隆基把這麼多的功業集於一身,不管如何讚譽都不為過。

三是她建立了女人當天子的典範,為很多女人追捧、仿照,最聞名的就是三個女人,韋後、安樂公主和承平公主了。這三個女報酬了象武則天那樣當女皇,用儘了手腕,把唐朝攪得烏煙瘴氣。

群臣也是奮發,打量著李昌國,個個一臉的期盼。

李昌國說得冇錯,楊氏之禍雖是千古少有,與李隆基曾經遇臨的困難遠遠冇法比,能夠說不及萬分之一。就是那麼多困難,李隆基都能處理,戔戔楊氏之禍還能處理不了?

如果冇有安史之亂,李隆基必定會成為中國汗青上的一代聖君。

群臣重重點頭,大為同意。

李隆基越說越衝動,調子越來越高,指導著李昌國,幾近在吼怒,口水亂濺。

李隆基當太子期間,承平公主想廢掉他,獨攬大政,象她的母親武則天那樣當女皇。倒是冇有推測李隆基先動手為強,把承平公主給殺了。

李昌國眉頭緊擰著,正在深思。

“李昌國,你說呢?”李隆基點名了。

二是她要代替李唐,必定形成動亂,不動亂她則冇法動手。固然她有著傑出的政治才調,儘力穩定唐朝,終究倒是不能製止這一動亂,對唐朝的傷害很大。中宗、睿宗這兩個傀儡天子的即位與被廢,就是最好的明證。

公然,李隆基的緊擰的眉頭有所鬆動,道:“李昌國,你是在為朕開解。但是,你曉得嗎?這事對於朕來講,是奇恥大辱。朕自即位以來,舉賢任能,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韓休、王毛仲、楊思勖……這些賢臣良將為朕重用,就從未有不對誤。唯有這楊氏滿門,朕走眼了,是朕瞎了眼,把惡人當好人,把殲賊當忠臣,你說,你說,朕能不丟臉麼?朕這臉丟大了。”

李隆基當政數十年,他的功業非常鼎盛,為先人讚美,李昌國每說一件,他的神采就多一分歡樂。

眼下他復甦過來了,起首想到的就是如何洗刷這段熱誠,規複本身的雋譽。

是以,一想起這事,李隆基內心極其難受,以為那是奇恥大辱。恰是因為如此,李隆基這才一氣之下差點瘋了,另有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好幾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