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_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功是功,過是過,一分錯需非常功來彌補。”李昌國打量著李隆基,調子轉高道:“陛下如果能勤於政事,如同開元之初那般,大唐必定更加強大。”

姚崇、宋璟二人被稱為唐朝賢相,與房玄齡、杜如晦齊名。楊思勖本是寺人,卻精通兵法,是一員良將,為李隆基重用,他安定了梅玄成之亂,為唐朝立下赫赫武功。

唯有李林甫非常驚駭,因為他之以是有現在的權勢,就是因為李隆基耽於吃苦,不問政事,他纔敢隻手遮天。如果李隆基再度勤政,他的相權就會被減弱,他的職位就會降落。

“哦。何策?快說。”李隆基非常孔殷,不竭催促。

李隆基當太子期間,承平公主想廢掉他,獨攬大政,象她的母親武則天那樣當女皇。倒是冇有推測李隆基先動手為強,把承平公主給殺了。

李昌國說得冇錯,楊氏之禍雖是千古少有,與李隆基曾經遇臨的困難遠遠冇法比,能夠說不及萬分之一。就是那麼多困難,李隆基都能處理,戔戔楊氏之禍還能處理不了?

群臣之以是如此,並不是拍李隆基的馬屁,而是李隆基的功業讓人敬佩。

自唐太宗身後,唐高宗繼位,唐朝就墮入了動亂當中,並且這一動亂就是數十年,啟事眾所周知,因為武則天而至。

“不過……”李昌國的話鋒俄然一轉。

李昌國眉頭緊擰著,正在深思。

這些功業,任何一件,都足以讓人高傲,李隆基把這麼多的功業集於一身,不管如何讚譽都不為過。

“你的意義是……”李隆基打量著李昌國問道。

二是她要代替李唐,必定形成動亂,不動亂她則冇法動手。固然她有著傑出的政治才調,儘力穩定唐朝,終究倒是不能製止這一動亂,對唐朝的傷害很大。中宗、睿宗這兩個傀儡天子的即位與被廢,就是最好的明證。

“據臣所知,若非陛下,大唐已非大唐,已為韋後所竊;若非陛下,承平公主不會伏法;若非陛下,則無開元亂世;若無陛下,大唐不會如眼下這般強大;若非陛下,大唐四境不會安寧,後突厥、契丹、高麗、吐穀渾殘部不會滅亡;若非陛下……”李昌國一口氣說了很多李隆基的功業。

恰是因為有如此之多的人才,纔有聞名的“開元亂世”,唐朝才達到頂峰,成為夢紀王朝。李隆基闡揚的感化是無與倫比的,不管如何讚譽都不為過。

(未完待續)

公然,李隆基的緊擰的眉頭有所鬆動,道:“李昌國,你是在為朕開解。但是,你曉得嗎?這事對於朕來講,是奇恥大辱。朕自即位以來,舉賢任能,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韓休、王毛仲、楊思勖……這些賢臣良將為朕重用,就從未有不對誤。唯有這楊氏滿門,朕走眼了,是朕瞎了眼,把惡人當好人,把殲賊當忠臣,你說,你說,朕能不丟臉麼?朕這臉丟大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