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蕭岩道:“眼下之計,從速昭告百姓,隋軍即將來犯,攜民渡江。”
紫靈殿內,文武官員擺列兩側,隋使樊子蓋也位列此中。蕭琮說道:“諸位愛卿,此次許世武暗通陳國,企圖謀反,民氣難測。朕欲親往大興城,麵見隋天子,商討歸順之事,以免兵戈之災,後患無窮。”
蕭瓛不知何事,便換了朝服,隨小寺人一起進了梁宮。這時大將軍戴僧朔已到,蕭琮言道:“剛纔有人奏報,水軍都督許世武調用戰船,私往陳國,有通敵之嫌。”
梁主蕭瓛道:“朕以想好,離朝以後,蕭瓛是朕的二弟,可代朕監國,內政由安平王主持,兵事有戴僧朔掌管,歸順之事可問樊子蓋。”
“好,我馬上修書一封,都督設法交予陳紀,隻要皇上決計入隋,我便率部歸陳。”二人一拍即合,蕭瓛親筆寫下投奔陳國的手劄,交予水軍都督許世武。
蕭琮道:“樊大人說的有理,蕭珺出嫁、蕭瑀仕進,皇叔蕭岑又封了大將軍,可見大隋朝廷對我蕭家人不薄,有此歸宿,上至皇室,下至臣民,有何擔憂?朕意已決,決定入隋,朕去以後,爾等便可效仿歸順。”
此時,許世武給陳將陳紀送了通敵的手劄,趁著天氣未亮,連夜趕回,提心吊膽,偷偷渡回江陵水軍大營。一起沿江而回,四周寥寂,本是萬無一失,眼看臨到江岸,遠瞭望去,卻見一燃燒火悠悠發光。許世武心中迷惑,我暗自出港,無人曉得,怎會有燈光存在?遊移之時,兵艦快船,垂垂使近。這一時候,真如唐朝戴叔倫五言詩所說:
過客偶然古風趣,輕舟還是劃紋波。
眼看將要登岸,俄然火把四起,半截江麵照的通紅,江邊一名將軍立馬岸邊,此人頂盔掛甲,許世武一看熟諳,恰是趙行內,他趕快登登陸,來到趙行內近前說道:“有勞趙總管策應,請到營中敘話。”
一起飛奔,剛到離宮廷不遠的街坊,隻見四周兵馬變更,城中暗潮湧動。樊子蓋又調轉馬頭前去驛館,離驛館另有一條街,遠瞭望去,驛館門口早已充滿梁兵,查抄緝拿。樊子蓋心想,必是親陳派的皇室奪了戴僧朔的兵權,在城內緝拿本身。
許世武慘遭殺人滅口,蕭瓛立即奏報蕭琮,蕭琮傳聞許世武被殺,便問道:“為何不嚴加審判,問出通敵黑幕?”
帶頭的侍衛喝道:“奉安平王密旨,誅殺奸賊戴僧朔!”
戴僧朔進了紫雲宮,見宮裡非常冷僻,沿著宮巷往裡走,卻不見一人,俄然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戴僧朔回身一看,竟是一群持刀的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