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21回: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衡言道:“已有很多圍觀百姓,事關晉王和燕榮在幷州名譽,不如先接了狀紙,而後再議。”

“燕榮,殿下尚未號令,你豈能自作安排?”河間王楊弘怒sè相斥,燕榮欺負楊廣幼年,傲慢無禮,但卻不敢衝犯河間王楊弘。

蕭珺看著這塊玉牌,遐想起燕榮的罪過,內心衝突起來,站在一旁的諸葛穎心中很有些公理感,一旁說道:“晉王殿下初為幷州總管,赴藩建功,不能怠慢百姓而落空民氣。”

晉王楊廣率兵劫營,大獲全勝,解了朔州之圍,第二可汗奄羅逃往雁門,大將阿史那被燕榮斬首,雄師浩浩大蕩進駐城內,城中百姓無不夾道相迎。

昔彆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ri。飛雪迷胡天。

徐富拿出身上承擔,翻開以後,取出兩樣東西,徐富言道:“小女本是處子,現有血褲為證;燕榮脫衣解褲之時,將辟邪玉腰牌掉落屋中,上有燕榮名諱。”

彆郎輕易見郎難。千山複萬山。

“就依主簿所言。”

半夜天時夜正黑,十枚信炮星空飛。四路劫營火光起,一支伏兵剿敗賊。

蟣虱生虎鶡。心魂逐旌旃。苦軍功不賞。虔誠難可宣。

四位將軍各自領命,楊廣又對燕榮言道:“燕將軍,你率本部馬步軍一萬人,堵截突厥退路!”

全軍駐紮,雁門關之地,地貌龐大,東西兩翼,山巒疊嶂,其勢蜿蜒。楊廣不敢冒然反擊,便與河間王楊弘、前鋒官豆盧勤,選了幾名親衛和領導官一同前去觀前探查地形。楊廣遍觀山勢,衝要險惡,難怪是兵家必爭之地。

晉王楊廣與河間王楊弘站在高坡之上,遠瞭望去,隻見突厥大營火起帳燒,胡亂一片。殺聲大震,惹得死守朔州的隋軍將士,也在城頭夢中驚醒,紛繁登高瞭望。朔州刺史李光、魚俱羅二人趕快登上城頭,但看突厥已是潰不成軍。

楊廣與擺佈眾將,趕快翻身上馬,雙膝跪倒,使官言道:“奉天承運,天子詔曰:今長城以內,突厥皆以撤退,朝廷臨時轉憂為安,特命晉王楊廣,回朝覆命。河東事件暫由河間王楊弘代理。欽此。”

張衡接過腰牌,這與腰牌已摔斷兩半,對接起來仍可看到腰牌後背,清楚刻著“高邑縣公燕榮配寶”的字樣。張衡把玉腰牌拿給蕭珺,蕭珺搓弄了兩下玉牌,手感津潤,羊脂如露,必是好玉。

主簿張衡將徐富父女二人,臨時安設在府內,等晉王班師以後措置,不再細說。這纔是:

刺史李光與魚俱羅二人跪倒拜見,楊廣趕快將二人扶起,說道:“刺史大人,死守不降,忠貞可見;魚俱羅單騎闖營,可謂奇功;我定當奏明父皇,再做封賞。”世人大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