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不是已經說過,救兵已足,今早決鬥。”
魚俱羅闖連營報信,楊廣等人大喜不已,隻等救兵到來。過了兩ri,有人來報項城刺史王韶(sháo),汾州刺史李徹各率五千兵馬奉河間王調令,來到幷州聲援。楊廣得知大喜,對河間王楊弘說道:“我當設酒宴,以酬謝各路將領。”
“殿下建功心切,臣妾萬分擔憂,倘若重蹈前次覆轍…...”
“莫不是救兵來使,闖營報信?快……快亂箭退敵。”
“卑職前去刺探。”
“一萬人馬到來,再好不過,速令眾將官城門驅逐。”
老者道:“草民曾去州府縣衙,但無人敢接狀紙,這才冒死攔王駕喊冤。”
來到中軍大堂,河間王楊弘,燕榮,豆盧勤、韓僧壽、王韶、李徹等人擺列兩旁。眾將官束裝待命,楊廣言道:“今ri出戰,為救朔州之圍。本王幼年,此戰與河間王共掌中軍,豆盧勤為前鋒,其他眾將各管所部。五更解纜,直搗朔州。”
朔州城外刀戟生,一騎絕塵起雄風。
“燕榮帶來救兵一萬人,據探馬來報,另有不到一ri的路程。”
蕭珺的肩輿一起王府邸走去,侍衛魚俱瓚在前,主簿張衡在側,且有侍衛、丫環跟從,過了兩個街口,俄然肩輿愣住不前,蕭珺坐在肩輿裡有些迷惑,前麵魚俱瓚開道,如何在冷僻街上堵了路,蕭珺翻開轎簾,對一側騎馬的張衡說道:“為何停轎?”
“晉州刺史、高邑縣公、大將軍燕榮!”
一小我喊城無人聞聲,但百人喊殺,在城下混戰,倒是驚醒了城頭上的守兵。世人醒來往城下一看,一群突厥馬隊正圍著一小我打,被圍之人公然技藝高強,連續砍倒十幾個突厥兵士。
韓僧壽是焦炙萬分,魚俱羅不會戰死或被擒吧。中間一個校尉說道:“啟稟將軍,差未幾快半個時候了,我們撤是不撤?”
晉王楊廣、晉州刺史燕榮與世人一起入府,隨行帶來的一萬馬步軍接踵入城。楊廣言道:“今ri中午已至,本王命人備下宴席,為燕將軍拂塵。”
這重瞳子魚俱羅,此時固然闖了連營,但卻冇能擺脫追兵,身後上百名突厥馬隊,一起狂追而來。眼看衝到了朔州城下,魚俱羅看到城上燈光微小,趕快喊道:“快放吊橋,我是隋使。”
楊廣又道:“既然此時軍士需求修整,那本王就早晨設席,為將軍拂塵。”
又是一ri,將至晌午,世人在中軍堂安插完事,各自散去,楊廣正yu回後庭,俄然下人來報:“啟稟殿下,城門軍來報,晉州刺史燕榮率一萬馬步軍已到城下,請殿下口諭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