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_(二)、亂世梟雄――清太宗皇太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在位時候:1627-1643

登極日期:天命十一年玄月月朔日

諡號:文天子

皇太極在薩爾滸之戰中衝鋒陷陣,身先士卒閃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調和膽識,更加遭到其父的正視。而後,皇太極在兼併葉赫部以及攻打瀋陽、遼陽的多次戰役中屢建功勞,越加令諸王佩服。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以攻打明寧遠城得勝鬱鬱成疾,於八月十一日死於瀋陽愛雞堡。皇太極在眾王推舉下於玄月一日登上“汗”位寶座,改年號曰“天聰”,成為後金國第二代統治者。

生母:孝慈皇後(葉赫那拉氏)

1)、兵鋒東指,兩征朝鮮

4)、大兵南指,五入中原

3)、雄師西進,三征蒙古

天聰二年(1628年),皇太極操縱漠南蒙古諸部的衝突,同反對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締盟,初次親統雄師打擊林丹汗。到敖木倫,獲得勝利,俘獲11000餘人,後乘勝追到興安嶺。四年後,皇太極再次率軍遠征林丹汗,長途奔襲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林丹汗聞訊,惶恐失措,星夜逃遁。皇太極回軍,途中獲得明塞外公眾數萬、牲口10餘萬。而後,察哈爾部眾叛親離,分崩崩潰。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灘,出痘病死。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命多爾袞等統軍三征察哈爾部。林丹汗的擔當人、其子額哲率部民千戶歸降,並獻上傳國玉璽。

清崇德七年(1642)十月,皇太極又命阿巴泰等在皇太極生前最後一次入關攻明,兵分兩路入長城,共會於薊州,直抵山東兗州而還,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殺明宗室魯王,俘獲群眾三十六萬餘口、牲口五十萬頭。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軍經通州緩緩班師。清兵南北來回,明朝諸軍皆尾隨厥後,始終未敢一戰。

3)、主動倡導漢族先進文明,肅除滿族鄙俗。皇太極固然是滿族出身的統治者,卻很有政治目光。為適應滿族社會生長需求,今文臣達海等人翻譯漢文文籍,如,《刑部會典》、《素書》、《三略》以及《孟子》、《三國誌》、《通鑒》等書。同時,對其本民族耐久存在的“婚娶則不擇族類,父死子妻其母”等鄙俗禁行製止,並且不準娶繼母、嬸母、弟婦、侄婦以及打消族內通婚征象。

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極命二大貝勒阿敏等率軍東征朝鮮。阿敏率領雄師,過鴨綠江,占據平壤。三月,兩邊在江華島殺白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大典時,朝鮮使臣拒不膜拜,兩邊撕扯,仍不平服。皇太極以為:這是朝鮮國王儘忠明朝、對清不從的表示。十仲春,皇太極以此為藉口,第二次對朝鮮用兵。皇太極親身率領清軍渡鴨綠江,前鋒直指王京漢城。朝鮮國王李倧逃到南漢山城。皇太極也率軍到南漢山城駐營。第二年正月,李請降,奉清國正朔,向清帝朝貢。皇太極在漢江東岸三田渡設壇,停止受降典禮,建立了清同朝鮮的“君臣之盟”。皇太極兩次用兵朝鮮,達到一石三鳥的目標—— 一是竄改了朝鮮盤桓於明朝和清朝之間的態度,二是獲得了來自朝鮮充沛的物質供應,三是消弭了南攻明朝的東顧之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