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6
清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又命多爾袞等越太長城,大肆深切。明朝以盧象升為督師,寺人高起潛為監軍。賣力督軍迎敵。而高起潛與兵部尚書楊嗣昌皆不欲戰,成果盧象升孤軍鬥爭,在矩鹿賈莊血戰而死。這年冬,清兵大蹂畿輔,連下四十三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東,攻破濟南,俘明德王朱由樞。然後清兵由山東回師出塞,明軍皆尾隨不敢擊,此次出塞,清兵俘漢人四十六萬餘,獲白金百餘萬,滿載而歸。 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出兵圍攻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吳三桂等八總兵領兵十三萬來援,進師鬆山。皇太極聞知,親率雄師陳師於鬆山、杏山之間,堵截明軍糧道。明軍大亂。清軍順勢掩殺,前堵後追。明兵十數萬土崩崩潰,前後被斬殺者五萬三千多人,自相踩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更是無計其數。最後,總督洪承疇等被圍於鬆山,於次年被俘,歸降於清朝。錦州守將聞之,祖大壽率眾出降。塔山、杏山也接踵落入清軍之手。使明朝完整喪失再戰的才氣。山海關外,僅存寧遠一座孤城。
稱帝春秋:35
清太宗,名愛新覺羅·皇太極,(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親是葉赫部酋長楊吉努之女,名孟古姐姐。太祖死,他被推舉為汗。在位17年,病死,長年52歲,火化,墓在瀋陽昭陵(今瀋陽市北陵公園北)。
伴跟著女真族同一戰役的刀光劍影,皇太極逐步長大。父親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影響,艱苦卓絕的戰役環境的熏陶,培養了皇太極剛毅固執的脾氣,並且過早地成熟起來。他十幾歲時,父親因出征將家政拜托他摒擋,皇太極不消指導即能把事情辦得大小得體。表示出他過人的才氣。成為其父得力的助手。大金建國後,皇太極與其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被立為“四大貝勒”,皇太極本身把握正白、鑲白兩旗。參予國度嚴峻決策的議定及國度政務的辦理,深得努爾哈赤信賴。
廟號:太宗
皇太極即位後,擔當努爾哈赤的遺誌,用不到十年的時候,同一了全部東北,擔當了明朝在這一地區的全數版圖,並南下朝鮮,西征蒙古,將其降服。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將女真族名改成滿州(清亡後通稱為滿族)。第二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年號為“崇德”。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