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變_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一樣的葉誌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最讓秦川驚奇的是,具有百萬雄師的大清,竟然隻要戔戔五萬可戰之兵,和日軍甲午一戰,竟然到處是以少敵多,以寡敵眾!

葉誌超俄然神采又是一暗,神態間也顯得非常意興闌珊,自顧自端起酒盞,放在唇邊悄悄抿了一口。

“鳴鴻,此時若要馬上撤兵,不但是老夫的腦袋搬場,中堂也冇法向朝廷交代,非得和日軍打過一仗纔可。”

“。。。。。。大清可戰之兵儘在直隸,計有威海綏鞏軍八營、護軍兩營,大連灣銘軍十營,旅順宋慶毅軍八營,親慶軍六營,煙台嵩武軍四營,北塘仁字營四營,大沽口炮隊六百七十名,分駐天津盛軍馬步十六營,軍糧城銘軍馬隊兩營,蘆台武毅軍兩營,再有就是直隸及奉天練軍,總計53281人。”

葉誌超的話,深深震驚了秦川,固然他曉得原有汗青的軌跡,也曉得不但平壤之戰清軍必敗,還曉得日軍最後不但侵入遼東,山東,打得清軍全無抵擋之力,更導致北洋海軍全軍毀滅,可他千萬冇想到,清朝的兵力竟然式微至斯!

“豐升阿所率奉天練字營及吉林練軍,有正紅旗步隊、正藍旗步隊、盛字右翼馬隊、盛字右翼馬隊、吉字右翼馬隊、吉字右翼馬隊等六營,合計1000餘人。彆的,江福卿和高次浦分統的仁字營共有四營2000餘人,老夫的古北口練軍三營1200餘人。”

葉誌超不屑地撇撇嘴:“衛達三固然樸重癡頑,禦下也甚為刻薄,可總歸跟在中堂身後這麼多年,如許的事情是斷不會有的。隻不過常言道,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些摺子一上,衛達三若仗打得好也還罷了,可平壤目睹著就是必輸之局,這衛達三恐怕凶多吉少了。”

“馬荊山所部毅軍,高傲東溝轉陸路赴平壤,人數為2100,有前軍正營、前軍左營、前軍起營、前軍邱營。”

葉誌超這較著就是抱著想要為了朝廷保住在朝鮮的這一萬多北洋精銳,以圖撤回海內,到時再以這些軍隊為依托,和日軍耐久作戰,哪怕為此丟了官位乃至腦袋,也再所不吝的心機。

“哼。”

“另有。”

“鳴鴻大可寬解。固然平壤一戰勢在必行,可我們也不是冇牙的老虎,要想攻陷平壤如許的堅城,日軍冇有兩萬人絕難做到。何況,老夫已經獲得動靜,日軍急於攻占平壤,已經北上的日軍隻要第五師團的一萬三千餘人,隻比我們守平壤的雄師多出四成,並不占絕對上風。加上我們又有堅城圍堡,和日軍周旋幾日還是能夠的,給日軍一些經驗我們再撤不遲。當時,固然老夫還是會是平壤一戰的替罪羊,可中堂好歹向朝廷也有個交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